天使與狼女的種族並無聯係,前者甚至有著與同族共感的精神天賦,與後者的精神結構有著明顯差異。
那麼不妨後退一步,不去想她們精神上的共同點,而是去想她們與那棟大樓的已經被催眠的社畜、保安們有怎樣的不同?
那樣的不同亦有許多,但對奧默這樣的人來說,他能想到的第一個可能,是“異世界”。
哪怕同樣是智慧生物,哪怕同樣有著人類的稱呼,異世界人與這個世界的人也仍然存在精神波頻上的差異,這是根植於靈魂的差異性。
更是在精神源能課上都會提及的常識,隨著穿越者數量逐年增多而化作考試重點。
這樣細微的差距,對於源能而言是很容易跨過的,精神係源能的催眠效果向來一視同仁,除非單純在精神強度上就有著極大的差異。
但對於科技的催眠,尤其是類似電波之類的——不同的精神波頻也需要調試不同的電波混雜比例與頻率,這可是個麻煩的活計,需要與源能催眠早期的研發一樣大量試錯。
這在邏輯上是說得通的,他甚至知道一個掌握這種科技的宇宙人。
但它並不能代表所有的可能,奧默很清楚,自己才19歲,就算平日觀察再多,學習的專業知識再強,在網上閱覽的相關信息再多,也仍是19年的閱曆。
其中還要切去某些沒有知識攝取的純娛樂時間,他便自覺自己對整個世界的認知都還不足以真正做出自信判斷。
所以他要先做個試驗。
一個不費事的驗證,撤掉那出於謹慎一直維係的盾麵,以身作試。
他清楚地記得,在他被催眠之前,那試驗證明便已完成。
那種強烈的困倦感與刺痛確實並非源能,而是一種電**頻,加拉特隆的雷達反饋直指上方,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明。
對應著他打到公屏的可能性ii。
他在公屏中一共打了三種可能。
一種可能是催眠電波,但是沒在上方,那就是一種陌生的裝置。
一種可能是加拉特隆卡片沒反應,並非電波的催眠而是一種自己認知外的能力。
一種是加拉特隆有反應,指出位置,奧默鎖定了對方的身份,甚至是載具,隻需直接去破壞戰鬥即可。
不論哪種可能,都提出了報警建議,隻要提供足夠的情報,聯邦的警察就能像約架的蝙蝠俠一樣令人安心。
而不論哪種可能,都是建立在自己被催眠的證明上,自己要被隊友打暈的事實都是無可避免。
所以德克薩斯問有沒有溫和點的方案。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