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羽打了個哈欠,郭嘉低頭沉思烏桓王庭的墓穴容不容易盜,賈詡無聊的摳著手指。
三人神態各異,都沒有第一時間發表意見。
唯有荀攸,像是打了雞血似的,瘋狂闡述觀點。
這也是曹營坑人三人組的默契,總得給荀攸一點發揮的機會吧?
不然萬一荀攸真eo了,再找條白綾掛在房梁上,那就丸辣!
“公達,此戰便由你來布置戰術!”
曹操索性也開啟了半托管模式。
戰術有荀攸布置,三支精銳騎兵有趙雲、張遼、曹純這三名統帥率領。
唯一值得曹操關注的問題,就是踏頓的頭到底長啥樣。
真想試一試,看到底是不是用鐵做的。
……
三萬曹軍騎兵,開啟了對踏頓和十萬烏桓士兵的追擊。
為何曹軍敢於追擊呢?
因為踏頓撤退的意圖,已被洞察。
在踏頓向麾下萬夫長們承諾要與曹軍決一死戰的情況下,撤退速度並不能過快。
否則,麾下幾名萬夫長一看踏頓是真的帶著士兵們撒丫子跑路,肯定會意識到情況的不對勁。
所以,為了演戲,也為了穩定人心。
踏頓隻能收著力,每天用一種均勻的速度撤退。
這便導致,踏頓雖比曹軍先幾天撤退,但速度卻比曹軍慢的多。
二十天後
踏頓抵達白狼山。
但緊追不舍的曹軍,與踏頓以及十萬烏桓軍隊的距離,也被拉進到了隻剩最後五十裡!
按照這樣的速度,至多再過一天,雙方必會爆發遭遇戰。
麾下萬夫長千夫長們群情激昂,不斷有人詢問踏頓打算何時迎戰。
踏頓苦思冥想,撓的頭發都快禿了,愣是沒想到合適的迎戰策略。
但箭在弦上,已是由不得不發。
踏頓最終下令,迂回出擊,打曹軍一個措手不及!
……
“這就是白狼山嗎?”
“烏桓的神山,嗬嗬,真有意思。”
“老驥伏櫪,誌在千裡。”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蘇羽身旁,曹操親口吟下了這幾句龜雖壽中的詩句。
“主公文采斐然,吾等佩服。”
蘇羽發自內心的表示讚歎。
龜雖壽,原先曆史上的創作時間也是曹操登上白狼山。
沒想到,如今提前了好幾年出世。
當然,暫時還是不完全版。
但很快,曹操便會用踏頓的人頭,將這首龜雖壽補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