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件茶葉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欖瓶,敞口的設計,瓶口圓潤光滑,仿佛能將世間萬物都納入其中。瓶頸修長,如天鵝的頸項般優雅。溜肩的設計,使得瓶身線條流暢自然,更顯柔和之美。斂腹的造型,則增添了一絲穩重和內斂。脛部外撇,如一位舞者翩翩起舞的裙擺,輕盈而靈動。
清乾隆茶葉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欖瓶
頸部、肩部與脛部,各有兩道對稱的戟狀棱柱,威武莊嚴,更顯皇家氣派。圈足較淺,足端旋修工整,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一絲不苟,儘顯匠心獨運。
其造型源於古代青銅尊,雍正年間首創,乾隆時期得到傳承和發揚,成為當時宮廷中備受青睞的器型。這類橄欖瓶多施以單色釉,更顯其簡潔優雅之美。
整件器物通體施茶葉末釉,釉色深沉而富有變化,如同深秋時節的茶葉,在光線的照射下,呈現出迷人的光澤。釉麵平整光潤,觸感細膩溫潤,仿佛一塊上好的玉石,令人愛不釋手。質地細膩勻淨,毫無瑕疵,可見當時工匠技藝之精湛。
肩部裝飾如意為耳,更顯精巧,如意造型寓意吉祥如意,也體現了乾隆皇帝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件茶葉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欖瓶,是乾隆早期官窯單色釉中的精品,其珍貴程度不言而喻。足底陽刻「大清乾隆年製」三行篆書方款,字體工整清晰,彰顯皇家氣派。
此瓶典雅雋秀的器型與潤澤瑰麗的色釉完美地結合,達到「合於天造,厭於人意」的道教藝術境界,富有天然韻致,體現了古人乾隆皇帝非凡的審美情趣。
陳陽的目光在乾隆年間的茶葉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欖瓶上停留了片刻,然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仿佛要把這瓶子所有的曆史和不值錢的氣息都吸進肺裡,再緩緩地吐出一句:“唉!”
那聲音,像極了夏天午後樹蔭下老爺爺搖著蒲扇發出的歎息,充滿了對命運無常的感歎。
聽到這聲歎息,中年男子眉毛一抖,心裡咯噔一下,不會吧,這寶貝不會是有什麼問題吧?他小心翼翼地問道:“陳老板,這物件有問題?”
陳陽緩緩地搖了搖頭,“物件倒是沒有問題,確實是乾隆年間的物件。”他頓了頓,語氣裡透著一絲無奈,“但這茶葉末釉現在它不值錢呀!”
茶葉末釉這這種釉色,不是按照茶葉的顏色去做,它是為仿古青銅器而作,因此釉色偏黑,像是仿青銅器上的銅鏽色。而橄欖瓶這玩意,大概三十多厘米高,敞口束頸,簡單點說,口比脖子大,之後就是溜肩斂腹,你就想吧,一個高度在三十多厘米,大口細脖子,之後大肚子的物件,又是茶葉末的顏色,這玩意看起來有多蠢。
陳陽沒有再說下去,但他的表情已經說明了一切:這玩意,真是醜得讓人不忍直視啊!
“橄欖瓶是我見過最難看的器形了,沒有之一!”陳陽痛心疾首地說道,之後一指這瓶子,“這要是粉彩、青花或者鬥彩,哪怕是單色釉,隻要不是茶葉末釉,都還能看一看,但這倒好,兩樣都占全了!”
陳陽把玩著手裡的茶杯,抿了一口茶,吧嗒吧嗒嘴,咂摸出點茶葉末的味道,這讓他想起了那個顏色一言難儘的橄欖瓶,頓時表情變得一言難儘。他把茶杯輕輕放下,抬起頭,看向那位中年男子,臉上帶著一種仿佛是便秘了三天終於找到廁所的複雜表情,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最後擠出一句話:“大哥,咱也不是第一天打交道了,您也知道我這人,向來是童叟無欺,價格公道……”
中年男人本來滿懷期待地看著陳陽,就等著他報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價格,結果一聽這話,心裡咯噔一下,暗道不妙,這開頭聽著就不像是要給高價啊!
“你這樣,大哥,”陳陽一邊說著,一邊吸溜著腮幫子,發出滋兒的一聲,仿佛要把上牙膛上的殘渣都吸乾淨似的,他那表情,像極了路邊小攤販在和客人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