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功勞首先是要算在晉文公頭上,因為至少名義上是晉文公親自指揮取得了城濮大戰的勝利。
這是晉文公即位以來取得的最為重要的一仗!一戰而使晉國真正稱霸中原,一戰而擊敗強大的楚國,一戰而使晉文公走向了政治生涯的巔峰。
新一代的中原霸主誕生了,晉文公,祝賀你!
對於楚國來講,勝敗本為兵家常事。而且這次失敗,楚成王已帶部分楚軍回國,楚國中軍毫發無損。
主要損失的楚右軍是陳國和蔡國部隊,楚軍並未受到根本性的影響。
但真正影響的,是名將成得臣。
我們在講楚武王、楚文王時都講過,楚國的軍法有一條叫兵敗主將自裁製。
這是史上最嚴苛的問責製度之一,智勇雙全、楚國棟梁的令尹成得臣,就在此戰後自殺身亡。
這對於楚國來講是很大的損失。
從此,楚國便安靜了下來,直到楚莊王一鳴驚人!
這些,我們在講楚國風雲時已經講得很詳細了。
晉楚城濮之戰,是一場載入史冊的偉大戰役。
這場戰役,是春秋時期第一名將先軫的得意之作,也是冷兵器時期的經典戰例。
之所以說經典,那是因為自城濮之戰後,整個江湖的戰爭模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曾經人們熟悉的戰爭模式是下戰書,約定決戰的時間、地點,然後是雙方列隊,左中右相對而立。
接下來是雙方各派人或者主將親自出馬,給予對方數落,有時還搞個致師,即派個猛將先去對方陣營耍一下威風。
然後擺鼓,衝鋒,混戰一起,直至一方潰敗。勝方象征性地追擊一番後,停止追擊。
勝負就此分出,戰役就打完了。
這種戰役模式,是商周以來長期流行的模式,其關於禮製的要求是相當苛刻,甚至連戰爭都規定了相關的程序。
這是當時奴隸主階級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而搞出來的這一套,目的是為了貴族的統治。
參與戰役的人,也往往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國人”,一般都是各國的士。
所以,戰爭的根本目的是讓你服,還不是讓你死。隻要你服了,我贏了,那就行了。
在要讓你服的過程中,戰爭不得出現陰謀詭計,大家都要堂堂正正的,以男子漢的形象展現在戰場上。
如果把兩國的戰爭當成是兩個人的戰爭,那便是我們所熟悉的西方那種“決鬥”情景。
但城濮之戰以後,人們開始琢磨戰爭到底是什麼來。
戰爭的目的是第一位的,而過程是服務服從於戰爭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