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取得對蠻夷諸侯的大勝,向天子獻捷,按理應該是主動赴都城洛邑去獻捷的。
但晉文公卻是在鄭國的踐土獻的捷,這裡便有一個問題,即要把天子請過來。
但是,作為臣子諸侯向天子提出移駕的要求,這是不合禮的,這叫臣宣天子,搞得天子是被臣子差遣來的。
為了讓晉文公的行動合法化,或者為了給周襄王一個臉麵,於是史書記載當時正好是周襄王在踐土附近打獵,聽說晉國戰勝了楚國,非常高興便主動過來了。
反正讀春秋曆史,我們可以把禮數這玩意兒當成一個基本點來把握。
在那個把禮當成一切生活生產活動根本準則的年代,通過一個人一個諸侯國所言所行是否符合禮數,可以理解當時一些曆史事件、曆史人物為什麼會得到那樣的評價。
晉文公必須要向全天下諸侯都展現他是那麼有禮數,所以儘管他是“召”了周襄王來踐土,非常不合禮數,但史料的記載必須合乎禮數!
所以周襄王不是晉文公召來的,而是正好在踐土這地方打獵。
晉文公知道後,便在踐土為周襄王修建行宮,好吃好喝招待,再順便向天子獻捷。
現在天子給予了九賜這樣隆重的賞賜,晉文公難道便坦然接受了?
為了體現自己的禮數,晉文公必須再三辭讓。
這個再三,要確保是真正的三次。第一次,晉文公表示自己德才不足,不敢接受如此厚賜。
第二次辭讓,晉文公表示自己功勞有限,不值得天子如此厚賞。
直到第三次,晉文公終於恭恭敬敬接受了來自天子的賞賜!
正式接受天子賞賜也是有一整套程序的,天子派出王朝大臣鼓勵了一番晉文公:
“予一人希望叔父您要恭敬地服從王室的命令,安定四方諸侯,為王室懲治邪惡。”
晉文公則畢恭畢敬道:“臣謹此再拜稽首,奉揚天子的顯賜與策命。”
這一整套獻捷才總算完成。
這裡我們要說的是周襄王在他的策命裡稱晉文公為叔父,這是周天子對各諸侯的一種尊稱。
天子對同姓諸侯如晉國、魯國、鄭國等稱叔父,因為這些諸侯國的始封君往往是天子同宗兄弟。
周天子應該時時表示對諸侯的尊重,故自降輩分,以侄自稱。
對異姓諸侯,則稱舅父,因為這些諸侯國的始封君往往是周王朝的功臣。
根據同姓不婚的聯姻原則,周天子隻能跟這些諸侯結成聯姻關係,即王後源於非同姓諸侯。
同樣,周天子應該時時表示對諸侯的尊重,故自降輩分,以甥自稱,稱諸侯為舅父。
好了,召集了各諸侯國,周天子也給予了賞賜,那踐土這次會議結束了嗎?
沒有。
尊王攘夷的標配動作之一是會盟,就是大家要統一思想,一個認誰為中原諸侯盟主的思想,這才是晉文公在踐土組織這次國際會議的最主要目的!
這就是踐土之盟。
公元前632年5月16日,晉文公召集魯僖公、齊昭公、宋成公、蔡莊侯、陳穆公、鄭文公、莒平公以及衛國攝政國君姬叔武在踐土會盟。
會盟的核心內容隻有一條:奉晉國為諸侯聯盟盟主,聽從晉國號令,尊王攘夷。
彆看就這一條,但圍繞著踐土之盟前後的一個又一個重大事件,已經完全決定了晉國的霸主地位。
踐土之盟,是晉國在城濮大戰中完勝了當時不可一世的楚國,再是晉文公接受了周天子九賜後,順勢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這次會議也成了晉文公成就春秋真正霸主的重要標誌。
在這次踐土會盟中,我們可以看到有幾個原本是楚國陣營的諸侯國,如鄭國、陳國、蔡國、衛國、魯國等諸侯,但現在都成了晉國的小弟。
也就是說,晉國通過城濮一戰,基本上將原屬於楚國的聯合力量都拉了過來。
鄭國,通過主動向晉國示好實現了加入晉國同盟圈的目的。
晉國允許他加入主要原因,是鄭國在這次踐土會盟中有著重要使用價值。因為鄭國是大周王朝的卿士,天子九賜必須通過鄭國。
魯國更不要說了,城濮之戰前,魯國便敏銳地感覺到了天下大勢即將變化,所以主動脫離楚國陣營,第一時間向晉國示好。
陳國和蔡國在城濮之戰時還是楚國的小弟,還出兵參加了城濮之戰。
但當晉國取得勝利後,這兩國立即宣布脫離楚國,回到中原諸侯聯盟大家庭來,晉文公當然表示了歡迎。
衛國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諸侯國,因為當時的衛國國君衛成公站隊楚國,結果被國內公族勢力給趕出了都城,逃到了鄉下避禍。
但有意思的是,衛國人沒有新立國君,衛成公指示由其親弟弟衛叔武攝政,負責這段時期的衛國內政外交。
衛國攝政國君衛叔武知道此時根本不可能與晉國叫板,既然你晉國強大得無邊,衛國如果不老實,就如曹國一樣要滅亡的,所以,衛國直接宣布歸順晉國,以後一切聽晉國盟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