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與楚國交鋒,趙盾心裡是酸楚的。他很清楚,自己根本不敢與楚國開戰,因為自己害怕被楚國打敗。
西線秦軍來犯又怎麼了?又不是沒有防務力量。秦軍也遠沒有楚軍那麼厲害,值得你趙盾將已到鄭國北林的軍隊都撤了回來?
以西線秦軍來犯為由撤軍,那隻是自己給自己找的一個借口。
但這個借口必須要借到底,因為自己必須防備國君對自己任何一絲的不滿意。
是的,此時的晉靈公已經18歲了,他很想親政了。最多還有2年,20歲冠禮結束後,他就親政!
他不喜歡趙盾,或者說他恨趙盾。
孩童時的自己被母親抱著,母子倆在趙盾麵前哭泣哀求的場景,已經成為晉靈公揮之不去的陰影。
晉靈公最希望的就是趙盾犯錯,隻要你趙盾犯下大錯,那寡人就要想辦法收拾你!
要知道,在這個時候,列國諸侯中,晉國國君的權力是很大的。
當然,這個很大,是相對於其他諸侯而言,我們以後會講到。
反正現在的態勢,就是彆看你趙盾是中軍元帥、晉國執政大夫,但再怎麼著也是受製於國君的。
晉靈公開始要權,開始展示自己的存在,開始對趙盾執政的不滿。
這便是趙盾不敢犯錯的原因,這便是趙盾不敢在北林與楚軍直接開戰的根本原因。
那就這樣撤軍了,便不犯錯嗎?
這個倒真不犯錯。
因為趙盾有理由,西線有秦軍來犯。而且,撤軍的命令來自在絳都的晉靈公。
對趙盾來講,在中原打楚國風險很大。但在西線打秦國,趙盾信心滿滿的。
本來,秦國與晉國因為士會回國總算實現了短暫的和平,晉軍要去中原走一走,必須消除西線來自秦國的威脅。
但現在秦國貌似消停了,但這種消停是自然產生的,並沒有用盟約的形式給確定下來,所以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為解決西線之患,晉國必須與秦國結盟。
但晉國主動去要求和秦國結盟,那是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至少大失晉國麵子。
趙穿出了個主意:與秦國先交交手,然後兩家坐下來談。
具體辦法也很簡單,不是直接與秦國交戰,而是討伐崇國!
崇國是一個很古老的國家,早在夏、商朝時期便存在了,最早是由堯帝封給鯀的,具體在崇地,即今天河南登封市嵩山附近。
商滅了夏後,崇國被迫西遷去了關中,具體約在今天陝西西安市戶縣一帶。
西周部落崛起時,崇國便被西周所滅,我們在看《封神演義》時知道有一個崇黑虎,那便是崇國國君崇侯虎之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