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先彙報陝西賑災事宜!”
袁可立衝著崇禎行禮之後,臉色立刻嚴肅了下來:“陛下,陝西大災範圍共計三十餘縣,遍及西安、鳳翔兩府,
截止到去年底,總受災人數為九十三萬餘人,現存八十五萬餘人,死亡……八萬餘人,
直接餓死者九成,剩餘一成為爭搶、民變等等造成。
按照推測,如果大災剛起時就能上報朝廷,立刻賑災,估計死亡人數會隻有現在的兩成左右。”
聽著受災和餓死人數,崇禎眼中殺意大增。
這會兒才想起來,似乎當時的內閣首輔黃立極這會兒還在詔獄呢,都把這貨給忙忘了。
不過他很想告訴袁可立,即便是當時沒有三邊總督和陝西巡撫的隱瞞,朝廷也不可能立刻賑災,因為朝廷也是有心無力。
曆史上對白水明便和大災的救治,硬生生的拖延到了崇禎元年六七月份,而且隻撥給了二三十萬兩白銀,杯水車薪。
所以民變才會越來越壯大,以至於到了崇禎元年七八月份,民變隊伍達到了數十支。
“陛下,朝廷調撥了兩百二十萬兩白銀用於賑災,除去運輸損耗,共得糧兩百萬石,
加上從潼關、秦王府以及西安府富商士紳查抄,總糧三百八十萬石,賑災六個月,目前剩餘一百五十萬石……
開春以後,災民已經全部勸返原籍,固原、定邊、定西、呂梁等四地各遷移了兩萬人,目前已經全部到位,
臣從陝西布政司給四地各調撥了十萬兩白銀,安置工作在有序進行,且已經著手開墾荒地了……”
“另外,大災的三府之地,共計修建標準湖泊三百三十座,修繕官道……”
“陛下,賑災各項工作、耗資全部登記造冊,督察院和戶部可隨時核查!”
足足半刻鐘的時間,各項數據,袁可立信手撚來,沒有絲毫的停頓。
這對於一位六十餘歲的老人來說,簡直就是不可想象的,足可見用心程度。
“袁愛卿言重了,你辦事,朕放心!”
“朕從太原到富平再到涇陽縣,然後繞到西安,這一路上賑災和湖泊、耕地、官道的情況朕都看到了,朕很滿意!”
“鄭崇儉,你是陝西布政使,掌管全省民政事務,水庫一事,你要謹記,
每年必須組織百姓清理一次淤泥,加固堤岸,疏浚連通水庫的河道,
此事形成定製,每年清理完上報朝廷,誰耽誤、不重視這件事,朕就砍了誰!”
“臣遵旨!”
陝西布政使鄭崇儉立刻給了回應。
這段時間跟著袁可立賑災、挖水庫,丈量良田,水庫之事沒少琢磨,基本是明白皇帝此舉的用心。
水庫這種事情,用的好,陝西的耕地真的要發生根本性改變了,往少了說一年至少能增加兩到三成的糧食。
如果一家有十畝地,畝產兩石,這就是二十石,則增加三成就是六石。
往小了說能一天多吃一碗飯、吃飽飯,往大了說能多養活一個人,整個陝西該何等的誇張。
所以說,皇帝多重視都不為過。
見鄭崇儉回應,崇禎看著袁可立:“袁愛卿,你且再說說清丈耕地的事情!”
見崇禎提到清丈耕地的事情,大殿內眾人皆是麵色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