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我們家住房子還得經過你們大家同意不成?”
“這是哪條法律規定的?
要不然把街道主任請來問一問,還是說把派出所的同誌請來問問。
這是國家規定的哪條法律規定是這樣的?
如果能找出來,我以後一定遵守。
咱肯定做守法的好公民。
如果不是國家法律,那不好意思,各家過各家的日子,我又不吃你家鍋裡的飯。
憑啥要讓我忍著你,慣著你?
我是你爹還是你媽?”
這幾句話把眾人懟的一時之間有些無言。
哪有法律規定街坊鄰居要和睦相處。
街坊鄰居和睦相處,隻不過是大家一直以來慣有的想法。
結果現在來了一個外鄉人,不光人家一點兒都沒準備,鄰居和睦相處,而且看樣子還是個挺橫的主兒。
如果說一開始大家還抱著看熱鬨,看看新來的鄰居到底是什麼樣的性子?
如果說是個軟糯站不住腳,被彆人一嗆聲一欺負就退讓的人,那麼以後他們說不準都有各種的心思。
果不其然江林這麼一說,反倒讓所有人有點兒招架不住。
話糙理不糙,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一般人不會嘴上說出來,表麵上大家都會嘻嘻哈哈,裝和氣,實際上底下各自利益會牢牢的把持。
眾人紛紛用譴責的眼神望著江林。
剛才主持公道的老太太倚老賣老的說道。
“小夥子,你怎麼能這麼說話呢?
你是沒吃我們家的米。
可是大家是鄰居,人家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難道你們家沒有遇到困難需要人搭把手的時候?
你和大家把關係搞得這麼僵,將來需要幫忙的時候,誰還樂意幫你?
小夥子,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要把眼光放長遠一點兒。”
“是啊,小夥子人不能斤斤計較。”
“你總有需要幫忙的時候。”
江林冷笑一聲。
“說的好,遠親不如近鄰。
我也是鄰居,你們大家需要幫忙的時候同樣也需要我幫忙。
我這個人就是這樣的人。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井水不犯河水。
如果大家需要幫忙,我也會出手幫忙,但是如果說想要占我便宜,還打著團結和睦的招牌,那還是算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