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嬸聽夏天讓她們給院子裡人做衣服,高興地答應,“好的,夫人。”
夏天看著做出來的衣服,“如果有衣服單薄的,或者沒有換洗衣服的,也可以先把這個發給他,另外,上學的兩個孩子給多做兩套,衣服料子用好點的。”
“知道了,夫人。”陳嬸笑著應道,“夫人放心吧,小舟和顧康那裡您早就吩咐過,他們兩人的衣服都是用的細棉布。
還有付貴他們一家,來了後也發了一套棉衣,我們每人今年入冬前都做了兩身了,小孩子的棉衣裡子都用的棉布。”
其他人也笑著附和,夫人在吃穿上從來都很大方,她們自從來了這裡,沒有凍著,也沒有餓著,更沒有被主子呼來喝去地罵過。
和她們以前過的日子相比,現在過的就是神仙日子!
夏天也笑著點頭,陳嬸她們都是實在人,也不枉費她真心待她們好!
“還有酒樓那邊的人,除了我們自家人照常準備衣服外,其他人,像大廚、劉賬房等人,也每人準備一套衣服,另外一套準備好布料,到時讓顧大叔給發了。”
酒樓大廚和劉賬房,還有幾個跑堂的,都是從外麵雇的人,發套衣服,再發套布料,這樣也可以讓他們帶給家人。
夏天這邊安排完了,又去了一趟粵錦閣。
年底了,酒樓生意更加好了。
雖然因為物價上漲,酒樓的菜價也稍微提高了點,但來吃飯的人還是很多。
對於有錢人來說,她漲的這點價格根本一點影響沒有。
也可能是冬天了,天氣冷的緣故,酒樓的養生粥和湯水,更加暢銷。
家裡有錢的學子,有的人幾乎天天過來吃。
這些學子都是去年考了舉子,等著參加來年二三月份會試的。
有些家裡遠的就直接沒有回家,乾脆在這邊住著。
夏天到的時候,顧大叔正忙著招呼客人,劉賬房也在櫃台後麵把算盤撥的劈裡啪啦響地給客人結賬。
這會正是中午吃飯的時候,酒樓裡熱鬨的和城外的流民就像兩個世界的人。
早在朝廷提倡捐物捐糧之後,夏天隻捐了衣物,糧食還是留著。
她每天讓陳嬸她們在家裡蒸些窩窩頭,施粥的時候搭配著一起,給家裡有老人、小孩的家庭多發個窩窩頭,這樣也算是儘了心意。
雖然不能照顧到每個人,但能幫點是點。
她是怕糧食捐出去也不一定就是用在流民身上,自己直接做好發了,也算是不忘她囤糧的初心。
顧大叔和劉賬房看她進門,也笑著打招呼,她讓他們先忙。
她自己去了二樓包間。
顧大嬸聽到她來了,也趕緊泡了一壺茶端過來。
“夫人,吃午飯了沒?要不要在這裡用飯?”顧大嬸把茶壺放在桌子上,笑著問道。
“還沒。簡單幫我們準備幾個菜吧!”
“好的,夫人。”顧大嬸歡歡喜喜地下去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