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然坐上高位,就要擔起相應的責任。
挖掘人才,給他/她發揮才華的舞台,讓更多年輕人投身報效祖國才是最有遠見的做法。
不管成不成,向綿綿敢於挑戰自己,能給出改進方案就很好了。
不拘泥於修理就是一件好事情,應該鼓勵。
向綿綿在領導期盼的眼神中有點心虛:“我隻是有點靈感,不一定能成……”
打包票是最愚蠢的行為,她頂多就是嘗試。
領導並沒有嘲笑,反而大力讚賞這種行為:“這種事有什麼好怕的,大膽的想,想都不敢想還怎麼做到?”
彆打擊人的想象力,有時候你以為的異想天開,就是科技的進步關鍵。
比如明朝時期的萬戶,他在14世紀末期是個木匠,在兵器製造局工作,在製造火箭的過程中,萬戶萌發了利用火箭進行一次飛天探險試驗的念頭。
他設想,火箭可以產生向上的推力,而風箏飄在空中可以許久不落地,這組合起來不就可以飛翔?
於是他開始大膽嘗試,自己坐在綁了47隻當時最大推力火箭的椅子上,手持風箏,點燃火箭後,人就可以借助於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
之後推力就力竭,再利用風箏提供的升力滑翔降落。
可惜的是,在很多人的見證下,萬戶失敗了。
儘管失敗了,他的經曆給人開辟了飛翔先河,直到1903年第一架飛機問世,人類才開始征服天空。
如果你連這個念頭都沒有,哪來的成功呢?
領導是真心實意期望向綿綿多來點方案的,彆管離譜不離譜,試過才知道啊。
哪怕隻是提供一個思路,那都是有用的。
可惜向綿綿根本沒畫設計圖,連草稿都沒有。
她隻能在領導望眼欲穿的眼神中慚愧的說:“等我回去想想,在這一時半會兒畫不出來。”
太有心理壓力了,早知道還不如不說。
惋惜的搖搖頭,領導溫和的說:“行,我們這些老家夥還能撐一陣,接下來就靠你們了。”
這麼大的國家,是每個人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一點一滴彙聚成鋼鐵洪流的。
靠一個人的力量沒用,要一批批不斷湧現的精英青少年投身報國,建設自己的家園。
向綿綿苦著臉,她覺得領導在不斷給自己加擔子,但是沒有證據。
領導看到她為難的樣子笑得更歡了:“彆發愁了,又沒給你下任務,回家好好休息吧。”
聽到這句,向綿綿還仔細觀察他的神色,生怕隻是托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