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正是我們接下來要解決的。”李衛東微微一笑,隨即在屏幕上調出了另一份設計方案,“我們將開發一種新型的電磁屏蔽材料,用以隔離反應堆的電磁場,確保電子設備的正常運行。”
他停頓了一下,補充道:“此外,反應堆啟動後的能量輸出將極其巨大,我們需要開發一種高效的能量轉化係統,將核聚變產生的熱能轉化為推力,並為戰機的其他係統提供能源。”
“也就是說,我們不僅要設計出一個核聚變發動機,還要設計出與之匹配的能量管理係統。”李衛東語氣堅定,目光中帶著從未有過的自信。
解決了動力係統的初步設計問題,接下來,李衛東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另一個重要部分——空天戰機的機身設計。
空天戰機不僅要在大氣層內高速飛行,還要具備在太空中快速機動的能力,這對戰機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傳統戰機的機身設計主要考慮的是大氣層內的空氣阻力和升力,而空天戰機必須兼顧大氣層內外的飛行需求。
李衛東輕輕揮動手指,屏幕上出現了空天戰機的初步機身設計模型。整個機身呈現出極為流線型的造型,機翼短小而靈活,尾翼則采用了可變形設計,能夠根據不同的飛行環境進行調整。
“為了在高超音速飛行時減少空氣阻力,我們必須采用更為先進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李衛東指著模型說道,“這款空天戰機的機身將采用全新的流線型結構,減少在高空飛行時的阻力,同時在進入太空後能夠快速進行軌道機動。”
“李主任,這樣的設計在大氣層內飛行是否會影響操控性?”一位工程師提出了疑問。
“確實,操控性是一個難題。”李衛東點了點頭,隨即解釋道,“為了在大氣層內外保持良好的操控性,我們將采用矢量推力技術。通過對尾部噴口的角度進行調整,戰機能夠在各種環境下保持極高的機動性。”
“同時,機翼采用可折疊設計。”李衛東繼續說道,手指在屏幕上點了點,機身模型立刻顯示出機翼折疊的動畫效果,“這意味著戰機在進入太空後可以減小體積,減少與軌道氣流的摩擦,提高機動性。”
“機身材料方麵,我們選擇使用新型的合金材料,既要保證足夠的強度,又要確保輕量化。”李衛東指著機身的各個組件解釋道,“這款合金材料具備極高的耐熱性和抗衝擊性,能夠承受高超音速飛行時產生的巨大熱量和壓力,特彆是在大氣層邊緣的高速俯衝過程中。”
“李主任,戰機的結構是否能夠承受從大氣層進入太空時的巨大溫差變化?”一位資深材料學專家提出了疑問。
“我們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李衛東解釋道,“機身外部將塗有一層特殊的耐高溫陶瓷塗層,能夠有效隔離外界的高溫和輻射。此外,機身內部的結構材料也經過了特殊處理,確保它能夠在極端溫度變化下保持穩定。”
接下來,李衛東將注意力轉向了空天戰機的火力係統設計。
“這款戰機不僅僅是一款飛行器,它還必須具備強大的打擊能力。”李衛東說道,手指輕輕一點,屏幕上立刻顯示出戰機的武器掛載設計方案。
“我們將為這款戰機配備電磁軌道炮和激光武器。”他繼續說道,目光中充滿了自信,“電磁軌道炮能夠在高超音速下發射金屬彈丸,速度極快,能夠在短時間內擊穿敵方的防禦係統。而激光武器則可以用於對付高速移動的目標,特彆是在太空環境下,它的作戰效果將遠超傳統導彈。”
“李主任,電磁軌道炮的供能將是一個挑戰,特彆是在高強度作戰時,能量消耗會非常大。”一位火力係統專家提出了疑問。
“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考慮到了。”李衛東笑了笑,隨即解釋道,“電磁軌道炮和激光武器將直接連接到戰機的核聚變反應堆,通過能量管理係統實時分配能量,確保在作戰時不會出現能源短缺的問題。”
“此外,我們還將為戰機配備傳統的導彈掛載係統。”李衛東補充道,手指在屏幕上點了點,戰機模型的機腹和機翼下方分彆顯示出導彈掛架,“雖然電磁軌道炮和激光武器是未來的主力,但在某些情況下,傳統導彈依然具備高效的打擊能力。”
“導彈掛架采用隱身設計,能夠在不使用時收回到機身內部,確保戰機在空戰時不會暴露更多的雷達信號。”李衛東解釋道,目光中透著一絲堅定,“這將大大提高戰機的隱身能力,使它在麵對敵方雷達時幾乎不可見。”
“防禦方麵,我們將為這款戰機配備一套先進的電子戰係統。”李衛東繼續說道,手指在屏幕上劃出幾條線條,模型的機身上出現了多個電子設備模塊,“這套係統能夠乾擾敵方的雷達和導彈製導係統,確保戰機在複雜的電磁環境下依然能夠保持優勢。”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生命支持係統。”李衛東的神情變得更加嚴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