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魏國和吳國的操作?
朱元璋隱約猜到了一些,但還是忍不住想聽聽陳景恪的解說。
朱標則一直在思索,之前他並未關注過貨幣的事情。
雖然也能理解陳景恪的話,卻並不是很透徹。
需要仔細思考,才能完全明白。
陳景恪說的也有點興奮了,畢竟對麵可是朱元璋和朱標啊。
給他們上課,很難不激動。
更何況講的又是他最擅長的方麵——不是金融,而是三國史。
前世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他對這段將星璀璨的曆史最是喜歡,專門看過很多相關研究資料。
對這段曆史了解頗深。
對當時的國際局勢、人口分布、物價變化、經濟結構等等,都有所了解。
如果穿越到三國時期,他覺得自己靠著這些資料,就能混的風生水起。
可惜,他穿越到了並不是很了解的明朝。
“吳國也鬨錢荒,他們就弄出了一當五百、當一千甚至當五千的大錢。”
“然而因為準備不足,加上百業凋敝,這些大錢並不為百姓接受。”
“非但沒能造福於民,反而加劇了百業的衰敗。”
“蜀國直百錢也就在這時候流入,逐漸獲得百姓的信任。”
“到了後來,蜀國錢幣幾乎將吳國本地錢幣,擠兌的無法生存。”
前世考古曾發掘了十五座東吳墓葬,出土了大量錢幣。
這些錢幣裡共有三國錢幣四千枚,其中蜀國錢幣三千九百枚,吳國本地錢幣隻有五十枚。
喪葬自古以來就是大事,陪葬的錢不可能是劣質品。
由此可見,蜀國錢幣在當時的地位。
“魏國的情況更加特殊,魏文帝對錢的了解還不如吳國,他竟然直接廢除了錢幣,改為以物易物。”
“然而百姓對錢幣的需求,並不會因為一條政策改變。魏國不鑄造錢幣,這個空白就會被彆人占據。”
“於是蜀國錢幣順勢流入,迅速通行魏國。”
“此時,蜀國隻需要不停地造錢,就可以從魏吳兩國,買到源源不斷的物資。”
“這也是為何蜀國僅靠一州之地,就能接連不斷的發起戰爭的原因。”
“諸葛丞相能六出祁山,也多得益於此。”
朱標忍不住說道“魏吳兩國的百姓,又不能跑到蜀國用直百錢購買物品,他們就不怕出問題嗎?”
陳景恪搖搖頭,道“方才我說過,朝廷發行的錢幣,已經不單單是錢幣,還是一國的信譽。”
“蜀錢在信譽上,已經獲得了天下百姓的認可。除非他自毀長城,否則沒人能動搖直百錢的地位。”
“而蜀國也明白這個道理,那幾座官倉始終是開通的。”
“任何人隻要拿著直百錢,隨時可以去兌換等價物資。”
“蜀錦是當時最名貴的綢緞,他們甚至將直百錢和蜀錦掛鉤。”
“如此,直百錢的購買力一直都在,信譽自然也就一直保持的很好。”
朱標眉頭緊皺“魏吳兩國難道就任由蜀錢通行,不想辦法反製嗎?”
不等陳景恪回答,朱元璋先開口道“大勢,蜀錢大勢已成。”
“吳國百業凋敝無力反製,且他和蜀國是盟友,不能公開禁止蜀錢流通。”
“魏國就算重新啟用錢幣,也無法將蜀錢徹底驅逐,最多蜀錢和魏錢並行。”
陳景恪佩服的道“陛下英明,確實如此。吳國直至滅亡都未能驅逐蜀錢。”
“魏國在魏明帝時重新啟用五銖錢,然依然無法將蜀錢驅逐出去。”
朱標疑惑的道“既如此,為何最後蜀國還是亡了?”
朱元璋解釋道“國力,魏武帝留下的家業太厚了,國土和人口都是蜀國的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