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隻過了不到半個月,皇權交替帶來的動蕩就幾乎消失。
至少民間已經完全恢複了正常。
對於百姓來說,他們除了接到通知,十月初八前後不允許舉行喪葬,就沒有彆的感覺了。
當然了,名字帶有“標”字的除外。
避諱製度,必須改名字。
不過朱標是個不想多事之人,就下旨單名叫標的改名即可,雙字帶標字的無需更名。
地名之類帶標字的也無需更改。
本來這算是一項新皇仁政,卻讓老朱尷尬了好幾天。
為啥?
因為老朱那會要求,不論單雙字,隻要有重的都要改。
不光名字要避諱,他還給自己起了個表字,也要避諱。
比如,他的表字是國瑞,帶國和瑞字的都要避諱。
馮勝原名馮國勝,就是因為避諱改了名。
他還給自己的父親取名叫朱世珍,連這個名字都要一起避諱。
本來這還沒啥,因為避諱沒有一個固定的規矩,怎麼避諱全看皇帝的意思。
有的皇帝甚至要求,諸子百家的典籍都要避諱。
比如道可道非恒道,因為避諱漢文帝劉恒的名字,被改成了道可道非常道。
此類事情不勝枚舉,和他們比起來,老朱的避諱要求其實不算苛刻。
然而朱標這一下卻把他給襯托出來了。
關鍵他還啥都不能說,不說隻是尷尬一下,說了那就真成丟人了。
所以老朱隻能自己鬱悶,朱標來請安,他都沒給好臉色。
避諱隻是一件小事,真正的大事是幾日後朱標的又一道旨意。
著晉王、燕王開府建牙,自設官職、自募僚屬。
這一下群臣和炸開了鍋一般。
新皇這是糊塗了啊,你這麼搞不是要讓兩位塞王建國中之國嗎?
不隻是文官反對,就連勳貴都有些躁動了。
朱標不得不向群臣解釋,兩位親王將來是要分封的。
隻是現在大明離不開他們,封國的事情不得不推後。
允許他們開府建牙,是對他們的補償。
將來封國了,有現成的官僚團隊可以使用,能省去很多麻煩。
即便如此,群臣依然不願意罷休。
話雖如此,如果兩位親王尾大不掉,不願意就藩怎麼辦?
群臣或許有私心,但他們的意見確實是站得住腳的。
確實不能排除這種可能。
最終經過一番拉扯,雙方各退一步。
允許兩位親王開府建牙,但對規模進行了限製。
且等五年後兩位親王世子學有所成,就給他們封國,讓世子前去治理。
對於五年期限,朱棣那邊好說,反正他的封國肯定先放在錫蘭島上。
地是現成的,隻要移民過去就行了。
麻煩的是朱棡,碎葉川還被帖木兒帝國占據,中間還隔著廣闊的西域。
且大明的主要敵人是北元,抽不出太多兵力用在西域方向。
五年時間可不好辦。
就連自信如朱棡,也不敢說五年內能從帖木兒那邊啃下一塊地。
不過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折中的法子多的是。
陳景恪指著地圖,說道“可以拿下高昌舊地,對晉王來說毫無難度,五年內完全可以做到。”
“此地遠離大明腹心,先將封國放在這裡,群臣不會有意見。”
朱棡目光緊緊盯著地圖,說道
“控製此地的是東察合台汗國,去年為帖木兒所敗實力大損。”
“這也是年初我軍攻打哈密王,他們坐視不理的原因。”
“給我兩三年時間治理河西積蓄力量,高昌舊地一戰可下。”
朱標微微頷首,說道“三弟有把握就好,朝廷會全力助你奪取此地。”
陳景恪自然也不懷疑這一點,如果是完整的察合台汗國,確實挺棘手的。
可現在隻是分裂後的東察合台汗國,還剛剛被帖木兒打敗,連可汗都被殺了。
大明想打敗他們拿下高昌舊地,可以說輕而易舉。
“打下這裡容易,治理很難。”
“自唐以後,漢人就失去了對高昌的統治,這裡已經見不到漢人蹤跡。”
“當地的生產也遭到全麵的破壞。”
“我們要重新移民,開墾農田,興建水利設施……”
“就算順利,十年能有所成就算不錯了。”
“不過一旦將此地經營好,就有了一處攻打帖木兒汗國的橋頭堡。”
“等將來拿下碎葉川,朝廷正好可以派遣流官接管此地。”
有些事情必須提前說清楚,高昌隻是暫時借給你的,將來是要還回來的。
這些話朱標不方便說,隻能陳景恪來當這個壞人。
其他人自然也明白這個意思,並不會因此就生氣。
朱棡嘴角浮起一絲笑容,說道“十年又算的了什麼,我還有半生時間可用。”
“就算我完不成,還有濟熺接班。”
“子子孫孫無窮儘也,碎葉川終將是我晉國之地。”
“到時晉國勢力會全麵撤出西域,將那裡的土地移交給朝廷。”
首次參與內部會議的朱濟熺,激動的說道
“我一定會幫助父親,早日完成立國大業。”
老朱咧開嘴,高興的說道“好好好,不愧是咱的好兒子好孫子,有你們在,咱就放心了。”
原本的朱濟熺也是往文臣武將方向培養的,後來確立分封製度,就逐漸增加了君王教育。
實際能力暫時還看不出來,但學業方麵確實非常優秀。
且因為從小就和朱雄英、朱高熾等人一起讀書生活,兄弟感情甚篤。
他和朱雄英的關係,類似於朱棡和朱標。
包括朱元璋的幾個年齡較小的兒子,蜀王朱椿、湘王朱柏、剛剛被封為寧王的朱權等等。
都是朱雄英小團隊成員,關係莫逆。
所以,隻要皇位順利交替,就不怕晉國占著西域不肯歸還。
至少三代人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如果三代人還不能幫晉國立國,那大明乾脆自我毀滅算了,也彆想著什麼帝國時代了。
話題說到這裡,陳景恪就提出了一個新的建議
“魯王、蜀王、湘王皆已學有所成,依照以前的規矩已經可以就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