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回來了,但宋誠依舊心有餘悸!
因為他搞不明白自己當初是怎麼‘連人帶城’被金蛛娘娘給搬走的?
人家既然可以搬走你一次,當然還可以搬走你第二次。
特麼的第二次能不能再回來就是兩說了?
故而,他產生了先撤退到新羅,等把事情徹底搞清楚以後再下手的打算。
城外有十幾萬的扶桑老百姓想進城,他們簇擁在城牆根下,相互推搡踩踏,老婆哭,孩子鬨,嘰裡呱啦的叫聲不斷,情形極為淒慘......
王堅當時隻是讓有行動能力的孩子們上船,像那種嬰幼兒,根本離不開母親,隻能讓他們留在岸上。
宋誠站在城頭上,俯視著下麵的一切......
也從水師的彙報中了解到了大阪城發生的一切。
在天災**麵前,其實沒有什麼種族之分。
宋誠看著這些可憐的老百姓,其實也心懷惻隱,民眾需要正確的教化和引導。
隻要用天朝上國的禮教教化這些百姓,讓他們知道什麼叫仁、智、禮、義、信,他們也不至於淪入魔道。
如果自己這個時候撤軍,那這幫人鐵定對大宋皇帝失望至極,認為他也害怕了那妖魔。
絕望的情緒下,這幫人還說不定會產生怎樣“畸變”的想法?
對於扶桑的民族性,宋誠還是比較了解的。
以前看過他們的神話故事,說是有一個“神”,動不動就喜歡去彆人家的客廳裡拉屎,你還惹不起人家。
於是,扶桑人就建造了一個神社,專門的供奉他,對他崇拜至極。
換言之,在扶桑人的判定標準中,你有沒有道德是次要,厲不厲害才是主要的。
隻要你有不同尋常的地方,哪怕就是憋屎憋尿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他們也認為你“斯國一”,是非常厲害,了不起的人。
宋誠在想,如果這個時候自己撤退......那這幫民眾在絕望的情緒下,說不定會崇拜起金蛛娘娘來,拜他為神,心甘情願的成為它的食材。
那樣的話,後續再處理起來會更麻煩。
宋誠早些時候,想過要把他們斬草除根,但真格的,其實他沒那麼殘忍。
他倒是認為,這是一次爭取民心,樹立威望,以後好施展教化的機會。
現在這幫“勢利眼”的民眾,在正邪兩個所謂的“神明”之間徘徊。
如果這個時候自己“慫了”,就算之後征服了整個扶桑,他們依舊會認為這個世界上還是存在能夠嚇跑宋朝皇帝的東西的。
那樣的話,他們打心眼裡還是不服你的......
想到這兒,宋誠決定不走了。
但是,也決不能放這些扶桑人進城。
看著他們一個個哭爹喊娘,可憐至極的樣子,宋誠又派出軍隊,給他們發放了一些糧食,讓他們最起碼能有口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