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doctypehtl
d
metacharset="utf-8"
titlebookchapterlist/title
/d
body東非這次膠州摩托展會,更多的是為了營銷,打開知名度,至於遠東帝國的消費情況隻能說兩極分化嚴重,不過好在現在內燃機動力車輛都屬於高奢侈品,所以東非根本沒想過打開平民市場。
而遠東帝國這種體量,有錢人還是很多的,按道理來說東非集中攻關廣東,上海亦或者是京師,天津這些城市的市場,不過那隻是從經濟角度考慮問題。
由於東非當初殖民地起家的原因,所以改變很多國家的刻板印象也是東非要做的一個任務。
像美國和巴西,那都有幾百年曆史已經被大眾所接受,東非這些年還是有人會自動歸類為殖民地。
這對東非的國家形象很不好,而國家形象又事關市場的品牌效益,就比如當前英國產品,彆管質量好壞,在很多國家眼裡那就是最好的,畢竟世界第一強國,東西能差麼!
這就和前世遠東帝國商品出口轉內銷一樣,價格翻倍也有大批人願意買單,這也是文化霸權的一種體現。
相對於遠東帝國的五輛,東非向歐美的投放量超過三百輛,這個規模十分可觀,不過歐洲國家多,所以平攤一下也就那樣。
而造成東非摩托車產量高的原因,其實是受益於東非自行車產業鏈的逐漸成熟。
其他不說,二者的輪胎規格就是差不多的,很多為自行車生產零部件的工廠可以為摩托車加工零部件。
而且武裝起來也比汽車方便,這就大大降低了組裝上的要求,不過也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對車輛的內燃機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給摩托車提供動力的內燃機,體積不能太大,所以摩托車性能很差,但是這東西現在不屬於普遍消費品,頂多算是給那些買不起汽車的中產階層一個消費的機會。
不過要說到東非現在需求量最大的還是自行車,有了空心充氣輪胎的加持,還有這幾年東非政府的投入,東非國民對自行車的需求十分旺盛。
主要針對政府機關人員,城市居民,還有軍隊等,這些群體就讓東非國產自行車不愁銷。
同時海外市場擴張也十分順利,畢竟東非是第一大橡膠生產基地,而之前對自行車銷售最大限製的就是輪胎。
東非的主要競爭對手也就是美國,美國的橡膠需要從巴西和東非進口,而巴西本國之前對橡膠產業並不重視,順帶讓美國在這個領域落後於東非。
畢竟自行車技術門檻低,就是普通人按圖索翼也能折騰出來,所以最終還是要看成本上的優劣。
第(1/3)頁
第(2/3)頁
而降低成本除了原料價格問題以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擴充產能,東非布局時間早,投入大,所以能吃掉這塊紅利。
德奧兩國也是自行車生產大國,不過自行車產業基本上操縱在黑興根財團手下,一是橡膠需要從東非進口,而黑興根財團和東非的關係不言而喻,二是黑興根財團下手早,自行車本來就一直是黑興根日用品公司的業務,隻不過當初自行車性能一言難儘,再健康的人也會感到顛的慌。
不過說到自行車產業,那最重要的還是流水化作業理念,這是恩斯特當初起家的法寶,東非自行車產業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實現了產業內部的分工協作,提高了生產產能。
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統一標準,這樣和歐美一群單打獨鬥的企業和小作坊相比,東非自行車在質量,售後方麵都有自己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