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doctypehtl
d
metacharset="utf-8"
titlebookchapterlist/title
/d
body反過來,欣代鎮的鋁半成品再通過鐵路和水運,輸送到貝拉市和太特市進行深加工,製成生活用具和電力設備零部件,形成產業閉環。
當然,東非想的話,完全可以在欣代鎮部署相關產業,也確實這樣做了,但是欣代鎮所在的讚比亞河口,並不像其他河流入海口那樣具有優勢,航運就是一個大問題,並且提煉鋁土礦和初步加工,汙染較大,尤其是對水源的汙染,所以不適合在當地建設大型城市,而距離欣代市最近的貝拉市和太特市就承擔了大量後續加工工作。
欣代鎮的潛力還是不錯的,不過想要得到開發,除非東非對讚比西河進行全麵開發治理,而這也是限製欣代鎮開發的主要原因,讚比西河雖然是東非第二大河,但是其航運條件太差,至少從欣代向上,隻能通航到太特市,這個水平和東非沿海平原的一些河流相比就沒有什麼優勢了。
……
1901年5月。
在東非一五計劃如火如荼的時候,東非科技部來到內羅畢市大學考察,在這裡誕生了一項新的技術,引起了科技部的重視。
該校的科研團隊,對科技部人員進行了接待,該科研項目團隊的負責人,羅本教授和其學生攻克新的製堿工藝。
羅本:“我國製堿工業起步於八十年代,雖然在七十年代引入過一套設備,但是因為相關人才匱乏,所以產量較低,到了八十年代,我國才從歐洲挖到大量技術人員和工人,並且在姆貝亞市等多地建設了製堿工廠。”
東非在七十年代開始初步工業建設階段,可以說是比較波折的,雖然利用當時經濟危機的形式,引入了大批設備,但是因為技術人員匱乏,導致很多工業設備無法投產使用,維護困難。
不過當時東非情況比遠東帝國要好一點,雖然東非本身缺乏相關人才和技術,但是東非有黑興根財團的技術指導。
黑興根財團在東非早期工業建設中可以說扮演了前世遠東帝國一五計劃中蘇聯的角色。
黑興根財團旗下有大量企業,所以能夠相對容易的獲得技術和專業人才,在這個基礎上,東非工業才能在七十年代磕磕碰碰的發展起來。
如果沒有這個前提,那東非在七十年引入再多工業設備也不過相當於花錢買來一堆廢鐵。
好在八十年代,東非從歐美引入大批技術人員,並且伴隨東非教育發展和留學生歸國,東非工業才算穩定下來,而在九十年代東非工業更是得到較大發展,在資金,技術,勞動力等領域都已經比較成熟。
第(1/3)頁
第(2/3)頁
而東非的製堿工業也是在九十年代迎來了較大發展,目前東非純堿產量可以自給自足,並且實現部分出口。
而東非工業和社會的特殊情況,使得東非對純堿的需求是比較旺盛的,這就要從純堿的用途說起。
羅本介紹道:“純堿,俗稱蘇打,化學成分是碳酸鈉,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分布於世界各地,按照密度分為重堿和輕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