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初試的名單過兩天公布。
李元青沒啥好擔心的,所以認真在家刷題。
可有一個人藏不住心思,直接上門來找李元青。
這個人就是黃克。
柏林電影節他也去了,隻不過沒跟李元青同行,而且他堅持到了閉幕式,還花錢買到了閉幕式的入場門票。
親眼看到日本導演宮崎駿執導的《千與千尋》和英國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執導的《血色星期天》共同摘得最佳影片金熊獎;德國導演安德裡亞斯·德裡森執導的《烤肉點》獲得評審團大獎銀熊獎;格魯吉亞導演奧塔·埃索裡亞尼憑借《星期一早晨》獲得最佳導演銀熊獎。
李元青看了這幾部電影,隻感覺文藝的後勁兒太大。
黃克卻被激發了拍長片的欲望。
哪個導演畢業生不想拍長片?
他有人脈,北電畢業生,母校就是他的人脈,想拉隊伍太輕鬆,隻是每年的扶持資金到不了他們這些畢業生手裡。
於是夢想要為現實妥協,活下去嘛,很正常。
但眼前就有金主,李元青有錢呐,而且李元青也想拍長片,他不想拍的話乾嘛要養一支隊伍?一個工作室就十來個人,劇組也有十來個,李元青每月啥事不乾就得給三十多人發工資,他又不是慈善家,肯定有企圖。
所以,催著李元青拍長片,自己才有參與機會,等時機成熟,自己也能獨立執導。
看著眼前打擾自己刷題的黃克,李元青也很無奈。
他們兩人目標很一致,拍長片,上院線,當大導演。
可李元青現階段不會讓黃克獨立執導,因為他沒劇本、沒名氣、甚至沒經驗,他隻能是自己養出來的小弟,等自己成了大導演再扶持的目標。
所以現在李元青才會一拖再拖,就是要等自己有時間全麵掌控劇組,自己投錢自己拍,而不是投錢給黃克拍。
黃克今天的行程注定不會有結果。
但是讓自己的手下寒心,那不是隊伍的領導者所為。
“初試名單出來後,你跟我一起去學校。”
“咱們已經有支隊伍了,還要招人嗎?”
李元青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繼續說著自己的計劃。
“兩件事,第一,把咱們拍的短片帶到學校去,最好跟學院領導商量一下,挑個時間在校內開個內部放映會,最好能夠打動校內有資曆的名導,看看能不能通過他們遞送電影節。”
“第二,第一件事完成後,告訴他們我們有拍攝長片的打算,看看能不能要一點青影廠的投資,少點也沒事,有最重要。”
“青影廠沒錢呐,就算有也不會給我們。”
“哪怕一分錢不投,我們花錢買個標也值!我在外麵民營企業有門路,肯定能引來外部投資,但來頭必須要明確,這是學校的項目。”
“民營指的是華藝嗎?”
李元青盯著他,讓黃克有些發毛。隻好心虛的表示都是從網上看到的新聞。
“前兩天有人報道你參與了他們的聚會,甚至還傳出你跟範兵兵的八卦,記者說她夜送你回家,‘姐弟’情深。”
“你聽那些記者放屁!這些記者成天胡編亂造!”
“你和範兵兵真沒事?”
“她明顯是個高段位的女人,我能那麼不知死活靠上去?”
李元青不想在這個話題上糾纏。
“我什麼路子你彆管,反正能來錢,就算沒人投,我自己也可以全額墊資。”
“行,有你的保證我就心裡有底了,那我就等你消息了。”
黃克這人,說完就準備起身回去了,任憑李元青邀請他吃個午飯再走也沒搭理。
說實話,李元青對黃克是有些不滿意的。
因為他們二人第一次合作時,李元青隻是純粹的金主,而他是主控的導演,所以在黃克心裡,二人的關係更接近合作平等。
但現在李元青不止是投資人,還是拍攝的導演,整個項目的主控權已經部分易主,李元青所處的地位更強勢,可黃克還沒轉變過來觀念,二人日後估計還是需要時間磨合,否則,李元青隻能是早做打算了。
黃克走了,李元青隻能獨自思考。
第一部長片還是得走電影節路線。
目前華國內地的商業片市場太低迷了。
和後世電影動輒三十億五十億的票房相比,當下內地電影市場全年可統計的票房才十個億左右,年末《英雄》轟下25個億,都快接近全年總票房的四分之一。
雖然打算走電影節,但李元青不打算拍文藝片。
第一,當然是水平不夠。
文藝片沒那麼好拍,商業片故事簡陋,鏡頭語言匱乏,隻要有個能引發觀眾的情緒點就可能掙錢,所以能“拴狗觀”,後來的小四,直接安排七八個專業的副導演,把他的想法具現化就行。
文藝片看的不僅僅是故事還有內核,甚至每個鏡頭傳遞的信息都很豐富。
在不具備高水平的導演能力之前,李元青不打算禍害那些能夠得獎的名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