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樊虎是真的沒有想到,自己說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八個字,竟然會引起這麼大的反響。
畢竟,當初他隻是有感而發,他覺得天下的興亡,確實不是一個人的責任,而是與所有人都息息相關。
唯有大家都齊心協力,朝著一個目標的努力的時候,大夏才能變得更加昌盛,才能發展的更加壯大。
不過,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因為這八個字帶來的影響,絕對不止於此,它讓這些讀書人都受到了觸動。
他們竟然自發的宣揚起,樊虎此番出兵進攻高句麗的好處,也向無數百姓說明,此番高句麗到底犯了什麼錯。
他們肆無忌憚,他們完全無視了樊虎的要求,竟然想要趁著如今突厥虛弱,開疆擴土,增長自己的實力。
可是,突厥之所以如此虛弱,那都是樊虎的緣故。
雖然大多數百姓都不是讀書人,他們也沒有過人的才學,但是他們聽得懂這些淺顯的道理。
他們也堅信,樊虎之所以出兵進攻高句麗,那都是因為高句麗的緣故。
如果不是高句麗自尋死路,大夏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呢?
這件事情,其實和他們沒有太多關係。
但是經過讀書人的講解,每一個人都義憤填膺,他們確實無法到戰場上去殺敵,可是他們在後方,也能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
那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同時鼓舞士氣,表達對樊虎的支持。如此大夏精銳才能一往無前,他們才能毫無顧忌。
雖然看起來,最終戰鬥勝利,也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但是,事情不是這樣說的,如果沒有百姓的支持,如果沒有大夏國力的支撐,想要擊敗高句麗,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其實,百姓的想法並沒有太多,他們隻希望自己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也希望自己的後人,能夠有更美好的未來。
而現在,樊虎把機會給了他們,讓他們有了選擇生活的餘地。
雖然說,那條路並沒有這麼簡單,想要成功,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可是,最起碼有一線希望,隻要有希望,他們就願意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不惜一切代價。
如果說因為這高句麗影響到他們的利益,影響到大夏的發展,那他們是絕對無法接受的。
因為,他們是大夏的一份子,他們的利益和大夏捆綁在一起。
唯有大夏更加繁榮昌盛,他們這些大夏子民,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要是大夏就此覆滅,不複存在,那他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
真是不敢想象。
現在樊虎所推行的製度,是否會從此消失,這都是尚未可知之事。
沒有人願意接受這樣的結局。
所以現在,他們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的支持樊虎。
他們希望樊虎能夠繼續統領大夏走下去,希望大夏能夠變得更加強盛,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變得更好。
既然他們現在,已經看見了希望,他們要做的,就是朝著這個目標努力,不斷向前。
不管最終的結局如何,最起碼這個過程,他們絕對不能鬆懈。
包括那些讀書人也是如此,他們深刻的感受到,自己肩膀上的責任感。
就算他們沒有入仕為官,他們沒有考金榜題名,他們也能夠從其他地方,發揮自己的作用,展現自己的價值。
——
長安城內,一處街道之中。
有不少人聚集於此,而在最中心的位置,卻是幾名讀書人。
隻見其中一人朗聲說道:
“諸位應當都已經聽說了消息,陛下決意出兵高句麗。如今我大夏立國未久,按理來說是不應該大動乾戈。
可是諸位知道為什麼,陛下會選擇對高句麗用兵嗎?”
書生的目光,在前方百姓身上掃過,他接著開口說道:
“其實道理很簡單,一個國家想要強盛,需要的不僅僅是安穩,更是要有威嚴,否則國將非國,為外族欺淩,天下動蕩,百姓難安。
第(1/3)頁
第(2/3)頁
而這高句麗,實在是太目中無人,狂妄自大,當初陛下已經勸告,讓高句麗不要有非分之想,可他們卻視陛下如無物,視我大夏如無物。
他們侵入突厥,現在看來,確實和我們沒什麼關係。可是,自古以來北方各族,隻要他們實力強大,就沒有停下進攻我華夏之地。
因為中原自古富庶,那些外族生活在蠻夷之地,他們不知道耕種,隻會燒殺擄掠,當他們發現機會,便是殺來。
一旦讓外族侵入,必然是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甚至是淪為外族的口糧,此前五胡亂華,神州陸沉,早已驗證了這一點。
是以,陛下出兵討伐高句麗,為的就是我大夏日後安穩,也是為了我等百姓的安危,我們正該全力支持陛下。
總之,此戰關係我大夏興亡,我們既然是大夏百姓,就應當做好自己分內之事,令陛下沒有後顧之憂。
正如陛下所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無論我們是何等身份,在國家存亡之際,也絕對不能疏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與義務。”
眾人聽得書生之言,亦是顯得一片嘈雜,他們在議論紛紛。
有一名壯漢大聲喊道:
“有道理啊,陛下讓我等百姓,過上了更好的生活,要是沒有陛下,我們焉能有今日?
之前的昏君楊廣,完全將我等百姓當成草芥,又怎麼可能像陛下這樣對待我們呢?
要是沒有陛下,恐怕我們每日都要生活在惶恐之中,連選擇的餘地都沒有。
這高句麗實在是欠打,既然他們找死,我們當然支持陛下。陛下何等英明神武,他既然選擇出兵,我等自當支持。
相信我大夏精銳,一定能夠大獲全勝,無往不利。那些外族,不過是烏合之眾,如何能夠匹敵我大夏?”
不過,旁邊之人卻是擔心的說道:
“話雖如此,但是此番領兵出征的又不是陛下,這高句麗也不是等閒之輩,要是輸了的話,又該如何是好?”
然而,又有人開口反駁道:
“閣下此言差矣,忠孝王也是一代名將,乃是忠良之後,當初便是建立赫赫威名,如今由他領兵,對付高句麗不在話下。
這高句麗再強,也不過是蠻夷之國,我大夏實力日盛,兵強馬壯,相信由忠孝王出戰,亦是勝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