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準備節目
第390章準備節目
陳凡小時候見過外婆撿棉花,不過那時候並不是在棉花田裡摘,而是將整個剛剛才張開嘴的棉桃一起摘回去,然後在出大太陽的時候,拉到場坪上暴曬。
等曬上幾天,大部分的棉桃乾枯,便可以坐在家裡將裡麵的棉花摘出來。
那時候陳凡還坐在外婆身邊摘過棉花。
不過那是很久以後的事了。
之所以比現在直接在棉花田裡摘花、多出了一個步驟,是因為分產到戶以後,各家都各顧各的,而初秋時節雨水開始增多,如果因為彆的事情耽擱幾天,分不出足夠的勞動力去及時采摘,快要成熟的棉桃被雨淋濕,可能會腐爛黴變,從而影響棉花等級。
所以為了搶收更多的棉花,大家才會先將沒有成熟的棉桃摘回來,再從容不迫地安排其他農活。
其實那樣采摘的棉花,等級是比不上成熟蓬鬆後直接摘花絮的,算是無奈之舉。
現在的集體時代卻不會有這種顧慮,生產隊長會根據整個小隊的工作量和進度,分配不同的人手去做不同的事。
重體力活自然是交給男人去乾,采摘、除草這些相對輕省的便安排女人上陣。
趁著大太陽的時候,將隊裡的婦女們全部組織起來,小到13、4歲,大到5、60歲,甚至70歲以上的老太太也不少見,隻要是手腳靈活的,全都一窩蜂地擠進棉花田,撿棉花、掙工分。
乾這個活得講究技巧,如果技巧不熟練,像薑麗麗她們幾個手腳靈活的小姑娘,還真不一定比得過70多的老太太。
所以計算工分的時候,采摘量也是重要的參考指標,老太太乾一天能拿10個工分,也就隻在這個時候才有可能。
這麼多人齊上陣,再加上現在種植的棉花麵積沒有後來那麼大,隻用了兩三天,就將所有棉花采摘入庫。
她們摘了兩三天,陳凡……自然不會全程跟著。
他參加了半天勞動之後,親身體驗了撿棉花的艱辛過程,便回去關門搞創作。
寫了兩篇通訊稿,內容自然是生產隊棉花大豐收、大家一起搶摘棉花的“先進事跡”。
由於他親自體驗了半天,寫出來的文章非常貼近生活,在雲湖日報上發表之後,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
然後又收了一堆信。
知青點的院子裡,用板凳、竹竿搭起來一個架子,上麵再鋪一張竹簾,楊菊幾人將幾大包籽棉抱到竹簾上,攤開來暴曬。
綜合室裡,薑麗麗將一封封的信拆開,輕聲說道,“這些信都是雲湖地區的讀者寄來的,基本上都在表達對你寫的文章的喜愛,還有一些是單位領導,想邀請你過去講座。”
在她右手邊,陳凡靠在椅背上,一手握著小茶壺,一手拿著蒲扇,有一下沒一下地扇著風,不解地問道,“這年頭的作者都這麼受歡迎嗎?”
幾個月下來,雲湖的、省內的、省外的,裡裡外外加起來已經收到一千多封信,他現在算是明白了,童話大王為什麼要買10套房當倉庫存信。
因為信是真的多啊!
薑麗麗將拆開的信放到一旁,又拆開一封,笑著說道,“彆的作者有沒有我不清楚,不過,就算他們有,也肯定沒有你的多。
你可是《江南文藝》雜誌的常客,從5月份複刊到現在,每個月都有文章發表,還是連載,和開專欄沒有兩樣,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陳凡卻眉頭不展,幽幽歎了口氣,“可是一分錢稿費都沒有,每次就寄來一堆票證,隻有票沒有錢,怎麼花啊。”
聽到這話,薑麗麗忍不住皺了皺鼻子,給了他一個好看的嗔怪眼神。
如果她也從後世來,這時肯定會脫口而出“凡爾賽”。
現在嘛,也隻能無奈地笑著搖搖頭,繼續拆信。
喝了幾口茶,陳凡也沒再閒著,開始提筆回信。
這年頭讀者給喜歡的作者寄信是常態,作者給讀者回信也是常態,如果交流多了,還有不少人會寄禮物。
可惜到現在為止,陳凡還沒收到過禮物。
不僅沒禮物,他還要倒貼信紙和郵票,給讀者們回信,讓他感覺有點虧。
回信的時間不固定,什麼時候想起來了就會寫,但晚上會比較多一點,那時薑麗麗她們在認真學習,他就在一旁用堪比打字機的速度奮筆疾書,幾分鐘就能寫好一封信,裝在信封裡寫好地址,再拿到郵局去郵寄。
當然,不用每一封都回,那些隻表達景仰之情的,一般不用理會,隻需要在每期文章出版的時候,在最後麵提幾個名字,表示感謝就行。
或者抽簽似的挑選幾封回複一下也可以。
對於那些邀請他去講座的也不用管,同樣在報紙或雜誌社表明一下態度就好。
但是有一些人會在信裡請教問題,比如怎麼寫作,甚至會夾帶一份自己寫的文章請他指點,又或者是有些人生苦惱,想要找陳凡求教解惑。
對於這種,才需要一封封的回信。
這事兒吧,還不好偷懶不回。
因為這個是群眾基礎,給一個人回了信,他就有可能成為該作家的忠實擁躉,繼而影響到他身邊的人。
而且這也是當下作家普遍存在的一種習慣,許多知名作家都會長期堅持給讀者回信,即便後來讀者來信增多、精力不濟,他們也會挑選一部分回信,在全國各地傳為種種美談。
現在薑麗麗就是給他挑選需要回複的來信,不需要的就連同信封堆到一旁,需要回複的則放在陳凡手邊。
一連寫了好幾封,這時黃鶯三人也將棉花攤曬好,陸續走了進來。
陳凡轉頭看了她們一眼,低下頭繼續寫字,“棉花還要曬幾天?”
黃鶯坐到他對麵,說道,“明天應該就能好。”
陳凡,“下一個重點工作就是秋收了吧。”
楊菊和劉丹一起坐到最後一條板凳上,聽到陳凡的話,楊菊搖了搖頭,“還沒完呢,曬乾的棉花還要運到10隊,用軋棉機把籽棉軋成皮棉。盧家灣的棉花產量不多,公社就沒有給我們下太多的任務,所以隻收皮棉,不收籽棉。”
薑麗麗抬起頭,不出意料地看到陳凡眨著眼睛有幾分迷惑,便笑了笑,輕聲說道,“國家收購棉花是有嚴格規定的,第一是要留足棉籽,所以第一批棉花隻收皮棉,棉籽由生產隊選種留用。
如果生產隊沒有軋棉機,可以由供銷社承擔軋棉任務,生產隊派人監督。
除非哪個公社連軋棉機都沒有,或者軋棉機數量嚴重不足,棉花采購站才會放開收購籽棉,等運到其他地方軋棉之後,再將棉籽送回來給生產隊當種子。
盧家灣有公社配發的軋棉機,所以要按照正常的規定執行,隻有在滿足生產隊自用的棉籽之外,才會不限量收購籽棉。
可是盧家灣的棉花產量本來就不多,任務也不重,還有專用的軋棉機,所以棉花采購站對我們隻收皮棉,不收籽棉。”
楊菊她們在這裡住了半年多,早就知道陳凡對很多生產隊的情況不了解,每次都是薑麗麗給他解疑答惑,都已經習以為常,有時候也會主動加入解說。
等薑麗麗說完,楊菊便搶著說道,“南湖公社以水稻種植為主,除了我們盧家灣,其他4個生產隊的情況都差不多,隔壁的青山公社才是棉花和菜籽油的主要任務承擔地。
他們每年都會花大量的時間種棉花、收棉花,比我們種水稻還辛苦,交棉花的時候也和我們交公糧一樣那麼累。”
旁邊的劉丹也不甘示弱,“還有油菜籽,油菜開花的時候,漫山遍野都是油菜花,好多好多,可漂亮了。”
陳凡頓時眼睛一亮,“青山公社的油菜花很多嗎?”
劉丹連連點頭,“很多很多。”
這時黃鶯笑著說道,“流花河的西南岸就是青山公社,等油菜花開的時候,坐船就能看見。”
陳凡嗬嗬笑道,“那我明年得去看看。”
劉丹立刻說道,“我們一起去啊。”
聽到這話,陳凡不禁抿嘴微笑,“好啊,有空的都去。”
幾個女生都開心地笑了起來,油菜花開的時候,正好春耕已經結束,那時候肯定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