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關中+巴蜀、荊襄+巴蜀、東南+荊襄,諸地域組合,布局天下時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房陵、安康之地被稱之為“天下腰膂而製其四肢”,得以“轂綰”天下。
房陵,因為長年戰亂導致人煙稀少,而不被大明朝政府所重視,成為了漢王劉福等流民的天下,
但安康古代又被稱為梁洲,上庸,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此時也不例外,漢中之地的安康縣,正是大明朝漢中府興安州政府所在地,
此地之前駐有大軍5600多人,但因為蒙古瓦剌西部5萬大軍的進攻,守軍被調走一半,隻剩下2800人。
2800毫無準備的守軍,麵對8000準備多年的主力漢軍的前後夾擊,
僅僅堅守了兩天,大明朝漢中府下麵的興安州就被攻破了,
漢軍在軍師石龍的建議下,不僅招降了周圍山區的2萬多強悍土匪和大明朝漢中府下麵興安州的2000守軍,還將5000石廠礦工編入軍中,另外還征兆了5萬多百姓入伍,
如此,漢軍十數天之內,暴漲到了10萬之眾。
針對明朝地權集中與賦稅繁重的情況,漢軍還提出了“均田免賦”口號,並且開倉放糧,爭取當地民心。
修整幾天,完成10萬大軍初編後,
兵貴神速,漢軍尚未完全整編完成,趁關中,漢中之地,尤其是陝西省城西安兵力空虛之時,
於三月二十五,10萬漢軍突然殺向陝西漢中、關中之地,
三月二十,漢軍占領漢中府,開倉放糧,
三月二十七,漢軍占領西安,攻克秦王府,殺死秦王朱誌??,獲得大量錢財。
攻占西安後,漢軍在軍師石龍的建議下,又以“貴賤均田”及“五年不征”為號召。
在陝西各府之地,到處傳播“不當差﹑不納糧”的歌謠。
並且漢軍還針對地方有考中進士的鄉鎮建牌坊,下“禁毀坊之令”,以博得知識分子的好感。
另外還實行平買平賣,保護工商的政策。
這些政策的實行,使漢軍在關中、漢中之地,不僅得到了底層人民的擁戴,還獲動了地方上讀書人的好等。
天順元年,公元1450年,四月初一,漢王劉福改西安為長安,定為國都,國號為大漢,年號為光漢,大漢國複興!
此時,整個陝西省精華之地的關中、漢中之地,徹底為漢軍所有。
一時之間,天下震定。
喜歡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請大家收藏: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