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時間轉眼就過,
錦衣衛指揮使胡容等人,在建文帝朱國複內閣首輔程度的暗中幫助下,
不僅將天順帝朱祁鏞科舉改造中商人子弟和工匠子弟也可參加本次朝廷主持的鄉試、會試的科舉考試的消息傳入了建文帝朱國複控製下的兩廣,雲貴,江西之地,更是傳入到了南直隸、江浙之地,
一時之間,景泰帝朱祁鈺和建文帝朱國複控製下的大批富貴商人和有手藝的匠人們,舉家暗中搬遷入旁邊朝廷控製下的福建,山東,湖廣,四川等地,
就連一些當地的學子們也一起暗暗出逃,要想參加朝廷控製的科舉,一下接壤的州府更是暗中投效朝廷,
一時之間,景泰帝朱祁鈺和建文帝朱國複控製下的人才銳減,甚至都其主持下的科舉竟然沒有學子願意參加的地步。
其控製下的富家商人集團更是暗流湧動。
於此同時,雖然天順朝的一些舊儒曾試圖維持,士、農、工、商這樣的四級階層統治,但在商人強大財力的開路下,這些聲音很快就消失啦,
畢竟財可通神,
但於此同時,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商人要想參加科舉考試,以正規渠道獲取政治地位,那就必須的繳納營業額的25,作為國家對商業的保護,除此之外,不僅其它任何稅都不用再交,而且還可以自由出海,開拓商外貿易。
這樣一則針對商業保護的稅收製度也在暗中宣傳進行之中。
而宣傳之人,正是皇帝朱祁鏞得結義兄弟徽商胡鬆。
乍一聽這則消息,商人們,特彆是徽商和晉商,都很是憤恨不已,
但隨後仔細,細心一算,發現自己不僅不吃虧,而且還能開拓海外新的商陸,
用25個點的營業額,不僅可以換成一個當官的機會,而且還能正當的開拓遠洋海外貿易。
要知道海外遠洋貿易的利潤,都是好幾十倍的巨大利潤啊,一兩茶葉在大明賣兩錢銀子,轉手賣到西洋就是2兩甚至5兩的銀子啊,幾十倍的毛利啊,
自己不僅不吃虧,而且還能大掙一筆。
算明白賬後,商人們,尤其是暗中偷偷摸摸經營海外生意的徽商們不僅不抵觸,而希望朝廷可以儘快實行,以免耽誤自己掙錢的時間,
巨商富商們不再反對,剩下的坐商們雖然利潤變簿了,但也還有有的掙,也就慢慢默認了這條高達25的商業稅收。
在這樣的一眾商業氛圍之中,大明朝的經濟學家丘浚和王佐師徒兩人,
於天順元年,公元1450年,七月十五之日,到達了大明朝的京師。
休整一日後,七月十六,紫禁城,上書房,
“臣,丘浚參加陛下,”29歲的一身儒衫的中年男人丘浚對皇帝朱祁鏞大禮參拜道,
“愛卿平身,朕期盼愛卿許久啦,
如今大明朝經過土木堡之變,國庫數十年的積累化為烏有,朕手中雖然擁有大軍,但無錢糧賦稅,想要儘快平亂而不得,
聽說愛卿是我大明朝百年難遇的經濟大才,不知愛卿對當前大明朝的稅收製度有何見解?”朱祁鏞開門見山的請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