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小隊務必緊密協作,聽從指揮;
始終將艦首對準敵人;
各艦應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跟隨旗艦行動。
我們要充分發揮我大明水師強大的水炮優勢,先進行兩輪火力覆蓋。
第一輪,左邊艦隊轉向,右邊艦隊持續開火,
第二輪,右邊艦隊轉向,左邊艦隊提供火力掩護。
如此交替進行,尤其要注意保持各艦之間的安全距離。
首輪兩輪火力覆蓋的目標是對麵正在迅速突進的那一百艘小早船,
隨後,將攻擊目標轉向五十艘安宅船!"
大明水師的五十艘鳥船上,每一艘都配備了三十門紅衣大炮和三十門弗朗機炮。
其中,一半的紅衣大炮和一半的弗朗機炮被布置在了船隻的下層,
另一半則被安裝在上層。
這樣一來,每艘鳥船總共擁有60門大炮,整個艦隊共有3000門大炮。
這些大炮的射程也非常遠,可以在遠距離攻擊敵人。
此時,雙方艦隊相距五千三百米。
日軍艦隊由二百五十艘戰船組成,分為左、中、右三部分。
其中,左側有五十艘小早船和五十艘關船;
右側也有五十艘小早船和五十艘關船;
而中間則是五十艘安宅船。
當雙方艦隊距離五千三百米時,日軍艦隊開始行動。
他們左邊的五十艘小早船和五十艘關船在距離大明水師五千米處向左轉彎,朝著大明水師的右翼前進。
同時,右邊的五十艘小早船和五十艘關船也在相同的距離向右轉,駛向大明水師的左翼。
中間的五十艘安宅船則保持居中位置,沒有改變航向。
很明顯,日軍采取了三麵合圍的戰略,試圖從多個方向包圍並攻擊大明水師。
兩側轉向的日軍戰艦航行軌跡發生變化,他們冒著巨大風險將艦隊暴露於大明水師的陣前。
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大明水師提督王禎自然不可能輕易放過。
他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之色,口中大聲喊道:“瞄準了,給我打!!!”
話音未落,大明水師旗艦上的火炮率先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炮彈如流星般劃破天際,準確地擊中了前方的目標。
緊接著,其餘的四十九艘鳥船紛紛開炮,密集的炮火如同雨點般砸向敵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