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在保護理念和保護的政策、方法定位方麵存在若乾問題,從而影響了四合院保護工作科學健康地開展。
說實在的,到了現在四合院的價值,已經非常清楚顯現出來了。
不少人寧願買四合院,也不願意買商品房。
至少對於像劉韜這樣的人,他就認為住四合院要比住商品房來得舒服,四合院是真正的冬暖夏涼,冬天不會太冷,夏天也不會熱得讓人受不了。
此次他也是屬於受邀的,本著出一份力而參加。
這一次工作會議相當隆重,有著古建築裡麵的行家,有文物保護單位,也有曆史研究方麵的學者。
顯然京城這次花了不少心思。
“對京城四合院及其曆史文化的保護,其根本點是保護它的傳統風貌、建築特點和文化特色,這種保護應當與城市發展、曆史進步和人們生活需求的變化相適應,保護應當是積極保護而不是消極保護。”劉韜發言的時候強調道,“除已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建築以外,對沒有文物保護價值或僅有殘存價值卻已經十分危險,已經喪失使用價值的破舊房屋,應當進行翻建改建。”
“翻建改建不是去建多層樓房也不是完全原樣不動的就地翻建,而是應當按照傳統四合院的格局和模式去建造符合當代使用功能和規範要求的四合院。”劉韜說道,“我認為關於四合院保護的最大誤區有兩點:一是認為‘凡是老的都是好的,都不能動’,反對將老房子進行大修或翻建。”
“二是認為‘大雜院’就是四合院,會保護四合院就是保護大雜院。”劉韜說道。
這兩種誤區,目前都是存在的,而且很突出。
房子老了,存在很大安全隱患,那該翻建就得翻建,該大修就得大修。
哪裡有什麼一成不變的道理。
再說了,以前這些四合院,哪裡會想到現在的生活,設施難免缺乏,一些小修小動作是很正常的。
劉韜現在住的四合院,也不是什麼都沒變,內部同樣進行了修葺。
還有大雜院,這是老大難題。
而這個難題,屬於曆史遺留問題,不進行大力整治是不行的。
劉韜就提出,建設一批商品房,然後將大雜院那些住戶全部安置到商品房那裡,然後將大雜院恢複成四合院。
這裡麵,就得花重資了。
建設商品房作為安置房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將大雜院恢複成四合院,同樣也需要砸入大量的資金。
這不是幾億人民幣就可以搞定,也不是十億人民幣就可以搞定,而是需要上百億資金才能做成的事。
而且是越到後麵,花費的代價就越大。
越早解決,付出的代價就越少。
而早解決比晚解決要好!
因為越到後麵,大家不缺錢,同時欲望也變大,想要的更多,再加上人工成本、材料等等上漲,代價是呈現幾何倍數增長的。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