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韓國,那就簡單了。
華夏與韓國,那可是不久前才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韓國的‘漢江奇跡’戛然而止,出口外貿型國家,在歐美經濟不景氣,卻韓國產品沒有什麼性價比的優勢情況下,韓國的經濟非常萎靡。
各大財閥都拚命在壓縮成本,高喊著‘活下去’的口號已經很多年了。
韓國與日本一樣,都是能源高度依賴進口。
在兩伊戰爭爆發以後,石油高漲,韓國可是飽受高油價的痛苦。
每年辛辛苦苦出口產品賺的錢,都被進口石油給消耗光,甚至韓國還欠下不少外債。
韓國砸下重資想要扶持汽車製造業、電子工業和造船業,錢是砸進去了大量資金,但是不見效果。
韓國汽車依舊隻能在自己內部賣,出口根本沒有什麼競爭力,要品牌加持沒有品牌加持,要性價比沒有性價比。
電子工業方麵,全麵宣告失敗,僅僅香江方麵的電子工業規模就遠超韓國。
造船業,韓國的市場份額雖然漲了,但是更多的市場份額卻被華夏的造船廠給拿走了。
再加上受到日本股市、樓市泡沫化破滅,日本經濟危機的影響,韓國的日子很是不好過。
韓國人對於自己品牌的支持力度已經夠大了,這麼多年可以說掏空了大家的家底。
但是為了加強空軍力量,免得被自家兄弟給痛揍,韓國不得不派出一支代表團,來參加範堡羅航展,看看采購哪種戰鬥機比較合適。
此時看到華夏展開,以及華夏參展的戰鬥機,韓國人心中那叫一個複雜。
而此時,室外展區,客機展區,主要是空客和波音的產品。
世界上除了蘇聯和華約國家以外,采購客機不是購買波音客機便是購買空客客機,屬於二選一。
至於戰機區域,那就不一樣了。
各種各樣的戰鬥機,既有歐美的,也有蘇聯的,同樣也有來自華夏的。
擺在戰機區域的第一架戰機,不是其他戰機,正是一架殺氣騰騰的狂風戰鬥機。
狂風戰鬥機很漂亮,這是一款為了適應北約組織對付突發事件的‘靈活反應’戰略思想而研製的,主要用來代替f4、f104、‘火神’、‘堪培拉’、‘掠奪者’等戰鬥機和轟炸機,執行截擊、攻擊等常規作戰任務。
可以說,這款雙座雙發超音速變後掠翼戰鬥機乃是集合了英國、德國、意大利之力研製出來的,主要用於近距空中支援、戰場遮斷、截擊、防空、對海攻擊、電子對抗和偵察等。
狂風戰鬥機這款戰鬥轟炸機,1970年開始研製,1972年完成結構設計,1974年8月首飛,1980年開始進行服役。
也許可以說,狂風戰鬥機是戰鬥轟炸機時代最後的輝煌,因為未來多用途戰鬥機取代戰鬥機是大勢所趨。
當然,這並非說,戰鬥轟炸機就沒有用途了。
不同類型的戰鬥機,依舊還有它的用武之地。
不然的話,華夏也不會發展殲轟7。
殲轟7是雙發雙座超音速全天候殲擊轟炸機,1973年開始研製,前幾年才服役。最新型的殲轟7,已經不遜色於狂風戰鬥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