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沒有加密?”麵對直白的通用語字母,羅夏愣住了。
他把整個皮甲都“冰”好,開始抓緊時間抄錄內容。
很快他就理解為什麼不要加密了:除了手寫的、淩亂文字,還有手繪的簡圖、大片連串算式,甚至塗抹也保留了。
更像是什麼魔法或技術拓印了某人的手稿…
排版的混亂和圖畫加大了羅夏抄寫的難度,他隻能一邊解讀一邊摘取部分轉錄。
“施法…節奏…頻率”
手稿的作者認為,每一個法術都如同歌曲,他把施法手勢比喻為波動“琴弦”使環境中的外源魔法振動,奏出旋律,使魔法生效…
這樣的論調在前人的著作中不少,羅夏看畢沒有動筆浪費紙張篇幅。他繼續看下去:
而每個魔法都有特定的旋律,必須奏出完整的旋律才會得到正確的施法效果。
有的魔法有好幾個音節,而有一類魔法隻有一個“音符”,高明的法師則可以奏出樂章…
法術有施法步驟,還有基元法術,在麵板上體現為“詞條”。有點意思了,羅夏加緊往下看去。
每個“音符”都對應魔力的振動,振幅決定能量的大小,而頻率則是“音符”一一對應的特征。
也就是說每個施法步驟都會引發魔力特定頻率的波動?羅夏猜測作者可能是貴族出身的法師,受過良好的音樂教育。
等等…
羅夏睜大了眼睛,反複閱讀接下來的文字,看了好幾遍:
“如果設計一種機器或魔法,我們是不是能破解一切法術的施法動作?可惜我還沒想好怎麼準確測定波動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