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組對決,其中有一組,是排位賽第8名的紮提vs編號76的健美運動員。
紮提,身高195,體重98kg!
職業是柔術運動員,還是全國冠軍,絕對是100位選手當中的熱門選手。
無論是力量,還是速度,都不可小覷。
而他的對手,身高186,體重110kg,全身的肌肉塊極其明顯。
與另一組相比,這一組的看點更多,絕大多數的選手都圍在編號為b的棋盤,和賽場外觀看對決。
“這組強強對決,兩個人都是重量級的,力量比拚絕對好看!”
“估計紮提勝率高吧,他行動一個可以快過對手”
“76號這身肌肉,可不虛,是個猛男估計在運輸棋子過程中的速度可以超越紮提。”
“對上彆人或許76號能贏,但是對上紮提,有點懸。”
——
在對決開啟前,還有一個環節,就是交出自己代表參賽資格的手環,放置在公證台。
最終勝利者才能取回自己的手環,而失敗者的手環將會被節目組收回。
伴隨著一聲哨響!
紮提和76號選手同時行動起來……
30障礙跑。
前20低姿匍匐爬行,乾擾網的高度60。
76號選手,他是搞健美的,身體厚度高於大多數選手,在低姿匍匐過網環節,比其他選手慢了不少。
選手爬行過程中,和地麵間隙越大,發力和速度越快,而76號選手身體和地麵的間隙則很小,否則會有網的乾擾。
首次通過20鐵絲網,紮提的時間是18s,長手長腿,讓他爬行速度很快。
而76號選手足足用了近30s。
這也說明,障礙跑,76號選手,是無法和紮提做速度上的比拚的,他必須在後麵環節把時間趕回來。
30障礙跑,後10是雙腳離地過繩!紮提純靠手臂力量把自己拉起來,掛在繩子上,通過一點點挪移手臂,通過10繩索。
“過繩索,紮提純靠兩隻胳膊拉過去,可能對手臂造成的壓力不小,他的速度並不快。”
“那是肯定的啊!紮提接近100公斤。”
“如果純靠手臂過16趟,就是160,這挺難的”
“是不是可以換一種方式?比如說整個人掛在繩索上,手腳並用爬過去?這樣每次通過繩索就是最開始需要用力把整個人拉上去,後麵通過的10就不會消耗太多體力了?”
有人提議道。
那些速度敏捷型選手聽到這話眼前一亮,似乎可行!
“快看,開始取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