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來帶了一千人馬,讓林豐心裡瞬間有了底氣。
命令兩人立刻對剛剛投誠的邊軍,進行整編。
孔晉吃過林豐的虧,這次眼看自己的人馬被他拉過去,心裡著實不是滋味。
他也明白,邊軍軍心渙散。
在崔永大將軍的領導下,從上到下,隻顧自己保命貪腐。
幾乎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高級彆的軍官,都在拚命拉關係,走京都的路子。
為自己尋找離開的機會。
本來想能拿下清水,給自己一個獨立支撐之地。
孔晉很想揮軍過去,奪回屬於自己的軍隊。
可惜,猶豫再三,還是頹然放棄。
這些軍卒看著像個隊伍,一旦開戰,恐怕隻會各自逃竄保命。
現在又得到林豐來了一千人馬支援的報告。
孔晉當即下令,全軍後撤。
回邊軍大營。
什麼陳通判啊,山匪啊,宋奇啊,都去他的吧。
駐紮在邠縣城外十數裡的都護府兵馬都監何知武,正安靜地等著孔晉拿下林豐後,跟他商量剿匪救人的事。
可三等兩等,卻等來了孔晉大軍的撤退消息。
何知武一臉迷茫。
怎麼邊軍會如此行事?
蘇都統再三叮囑過,剿匪救援陳通判,當以邊軍為主。
雖然讓何知武帶了五百府軍,那隻是來壯聲威的。
這五百府軍,必須一個不少地給他蘇都統帶回去。
何知武也尷尬了,駐紮在縣城外,走也不是剿匪更是不能。
而此時的林豐,卻忙得不亦樂乎。
五百民夫也進入縣城內,開始了按規劃建設修整邠縣縣城。
林豐想到要用優厚的條件,進行招商引資。
邠縣有大把的房屋和土地,既然人都不見了,這些可就成了無主之物。
重新規劃調整後,坐等有誌之士上門賺錢。
李東來將一千邊軍整編後,淘汰下來六百多軍卒。
這些軍卒都轉身做了民夫,參與到工程建設中。
其他軍卒,被混編入其他戰隊。
林豐讓李東來在邠縣縣城和盔屋山之間,設立了一個營寨。
這個營寨距離盔屋山僅七八裡地的距離。
一千三百多人馬,駐守在營地中。
盔屋山上的山匪頓時相當尷尬。
下山就是府軍營地,根本不敢與之硬碰。
窩在山上,就等餓死。
盔屋山的地貌特征與彆處不一樣。
上下山就兩條道,全在山南麵,正好被府軍營地擋住。
山的東西北三麵,皆是懸崖峭壁,想下山,就得用繩索往下吊。
盔屋山上的山匪頭目,叫王富來,原來是個童生。
屢次參加鄉試不中,後來才知道,有一次是被官宦子弟頂了名次。
雖對朝廷心生不滿。
現在朝野動亂,王富來便糾集起一幫子童生和鄉黨,扯旗造反。
讓他沒想到的是,他高舉反旗,竟然應者雲集。
很快就聚集了四五百人。
這下子王富來犯了愁,這麼多人吃啥?
邊關鎮西諸鄉,都缺吃少穿,搶都沒得搶。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