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鐘師道派來賀太平,說是能助他破敵。
朱勔心中對這賀太平還有所防備。
邊軍之人,在他印象裡,向來心高氣傲,難以駕馭。
然而斥候所探之事竟與賀太平所言分毫不差。
朱勔心中猛地一震,原本那半信半疑的態度瞬間轉變,對賀太平頓時信服不已。
不禁暗自思忖,沒曾想其果真是有幾分真本事在身。
朱勔有所不知,這賀太平履曆不凡。
不僅曾擔任過華州太守,且出身於蔡京門下。
早些時候,他與金成英、韋揚隱三人同在華州任職。
世事無常,隻因種師道被皇帝趙佶下令前去平叛淮西王慶,他們三人陰差陽錯之下一同投到了種師道麾下。
在與王慶兵馬激烈交戰中,種師道親眼見識到賀太平三人在戰場上的英勇與謀略,心中愛才之意油然而生。
戰後,種師道即刻上書朝廷,懇請將三人安置到自己麾下,一同返回邊軍,以抵抗遼國。
彼時,皇帝趙佶被遼國的強大兵馬嚇得膽戰心驚,對種師道的建議自然言聽計從,一一應允。
三人跟隨種師道回到邊軍後,屢立戰功。
可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定數,賀太平與金成英、韋揚隱三人,向來與王進、史進等人頗為不對付。
雖說還不至於勢如水火,但在這爭功邀賞之事上,卻是時常發生矛盾衝突。
尤其是史進與金成英、韋揚隱之間,互不相讓,矛盾漸深。
朱勔見賀太平所料果然精準無誤,心中大喜,當機立斷,立刻令人將賀太平召到自己的營帳之內。
營帳中,燭火搖曳,朱勔一臉鄭重,將斥候所探查的詳細情況毫無保留地告知了賀太平。
賀太平聽聞,神色平靜,唯有目光微微一凝,深邃如淵。
緩緩伸出手,輕輕捏了捏下巴上那稀疏的胡須,陷入沉思。
朱勔見賀太平許久不說話,心中不由得焦急萬分,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在營帳中來回踱步。
終於,忍不住出聲相問:
“如今,既然此事皆與賀太守所料無差,今日襲營之事,不知賀太守可有什麼想法?”
賀太平聽聞,先是對著朱勔恭敬地拱了拱手,身姿挺拔,禮數周全。
隨後,不緊不慢地說道:
“太尉,既然這般,我等今夜便可派兵前去突襲那梁山營寨。”
他微微一頓,目光如炬,條理清晰地繼續說道:
“可令王進、史進師徒二人,率領沂州兵馬團練使尤條、淮陽軍兵馬團練使簡稟、密州兵馬團練使糜範,帶兵兩萬前去突襲梁山大營正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