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水城,某大學原址處,這裡變成了一處學堂。
一群大學教授們,此時正坐在草廬裡,討論著當前的局麵。
彆人可以隻顧著生存,他們要思考未來,坐而論道嘛,職業習慣。
“我發現了,人們已經失去繁衍的心理基礎。”教授甲講出一個可怕的事實。
“我也發現了這點,雖然變回十八歲是大好事,但沒有了繁衍驅動,我們這座被封閉起來的城市,我擔心最多一百年就要消亡。”教授乙擔心道。
“我有一個更大的擔心,中午誰來做飯?”教授丙環顧四周,“食堂阿姨和大師傅們已經回家了……”
“為什麼?我們又沒有解雇他們。”教授甲詫異道。
“他們說現在這種大土灶,他們不會用,做幾百人的菜要幾天時間,讓我們自己想辦法。”教授丙無奈道。
“……”
眾人沉默,這不是一個笑話,那種大土灶,生火就很麻煩,彆說是炒菜做飯。
“看來現在不是考慮繁衍的問題,而是吃飯穿衣的問題。”教授甲慎重道。
話音剛落,門衛進來“各位老爺們,門外來了衙門的人,請各位老爺們去商量以後該怎麼辦。”
“老張頭,你倒是轉變得夠快,這就開始叫上老爺了?”教授乙打趣道。
“那是因為我經常,看這樣子,不就是集體穿越回古代嗎?這古代的規矩當然要撿起來。”門衛振振有詞道。
“行,你小子肯定有出息。”
一群教授跟著門衛離開,然後見到原市務司的人,現在或許應該叫做知府衙門?
司長,副司長,秘書,各部門人員……
此時他們麵對劇烈變化的局麵,也是一籌莫展。
“各位教授們,你們懂得多,先幫大家解決這古代環境下的吃飯問題。”司長見到眾位教授來,就像有了主心骨。
“這事應該找曆史係的教授,我是搞高能物理的,幫不上忙。”教授丁說道。
“那你來這裡乾嘛?”有人疑惑道。
“來吃飯啊,我是單身漢,食堂不開夥,我也不會做飯。”教授丁理直氣壯。
眾人竟然都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
仔細一看,來混飯吃的,竟然占多數。
曆史係的李教授被推出來了。
“老李,你可是發表了諸多論文的大拿,這事要靠你了。”
“不行,我研究的是古文字典類,你們這些民生的,應該找民俗專家,或者考古學家。”李教授搖頭道。
“那就找考古的老陳。”
陳教授道“不行,不行,我是專門研究石碑的,燒火做飯的家夥什,得是搞民俗的老趙。”
趙教授道“我是研究民俗古代音樂的……”
司長看著看著,突然想到了一個場景,當下道“我明白了,你們這都是禦膳房的廚子,隻會切蔥啊。”
誰也沒有想到,最後解決問題是隔壁體育大學的老師們。
“這些東西好用的很,比我們這些愛好者搞野外生存訓練時方便多了。”某位體育老師,很熟練地用火鐮撞擊火石,教會眾人引火。
“收集柴火,主要是利用田地裡的秸稈,玉米杆和稻草……燒完後要堆積肥田。平原森林很少的,而且也不能砍伐,主要是森林在古代都屬於地主的,平民砍伐就要挨打。”
“好好,趕緊出個攻略,貼成告示,教給市民們使用,而且我們是萬人的超大城市,這絕對是古代生產力無法負擔的,現有的物資,可以支持兩周,但絕對不能長期運行。”司長接著道。
眾人點點頭。
這是必然的,古代大城市,人口最多在百萬數量級,而且這樣的城市必須有通暢的水路來供應糧食布匹和各種必需品,沒有水路的城市,很難突破這個規模。
京杭大運河,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而修建。
“那就是說,要有序地將民眾們分散到周邊,讓他們利用周邊的土地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