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漢中王,大事不好了!”一名軍士急匆匆跑了進來。
“發生何事?”劉備喝問一聲。
“回稟漢中王,在成固縣發現蒙匡將軍三千兵馬,傅士仁將軍傳漢中王之命,令蒙匡將軍回營,哪知蒙匡將軍不聽傅士仁將軍之言,並將傅士仁將軍斬殺,還有讓逃回的軍士傳話。”
劉備心裡一驚。
“什麼,蒙匡斬殺了傅士仁將軍!”
“正是!”軍士連忙回了一句。
劉備聞言猶如五雷轟頂,臉色蒼白。
張鬆李恢及帳中諸將聽後,也是震驚不已。
“快…快說,蒙匡要軍士帶什麼話?”劉備怒氣衝天問向軍士。
“回稟漢中王,蒙匡將軍命逃回將士帶話,說讓漢中王保重,蒙匡將軍要回隨贏發將軍麾下!”
劉備一聽瞠目結舌,兩眼之中露出憤怒之火,突然想到贏發放棄漢中,領兵十萬前往隴右之事。
“贏發賊子,叛本王而去,竟然想自立!簡直豈有此理!賊子贏發,賊子蒙匡,賊子章舒,本王誓殺你三人!”
張鬆聞言心中暗思:“看來漢中王也是識人不明,用人不當,竟然被此種卑鄙小人所利用。
聽聞這贏發乃是大秦之後,章舒蒙匡又是大秦名將之後,今日三人領兵放棄漢中前往隴右,必是想重建大秦,看來贏發此人野心勃勃!”
想到這時,張鬆看了看劉備一眼後,心中沉思一番:“當年贏發落魄之時,隻有蒙匡章舒二人,手下無一兵一卒,後來投靠漢中王劉備,這才有了家底,手上掌握二十萬兵馬,
今楚軍大軍壓進,直逼漢中,贏發定然知曉此戰無法戰勝楚軍,故而離開漢中前往隴右,而隴右天水等地乃大秦發源之地,
天水等地世代都是老秦人居住之地,所以贏發欲攻占天水,打算重新招募老秦人,再次建立大秦江山。
而隴右天水等地的老秦人已經曆大漢四百餘年的洗禮,恐怕早已忘記了老秦人的身份,
現在涼州,現在隴右,現在天水,已經被大楚占據,那裡的百姓蒙受大楚之恩,如今百姓已是安居樂業,豈會跟隨贏發反叛大楚。
嗬嗬,看來這這贏發也是鼠目寸光,毫無遠見之輩,終歸成不了大事。不過這贏發身邊並沒有什麼能人,身邊沒有謀士,這贏發又如何能夠成就大業?難道……!”
想到這時張鬆向劉備拱手施禮道:“漢中王,難道這漢中南鄭有什麼大才,贏發將軍受了什麼人鼓動不成?”
劉備聞言心裡沉思片刻後說道:“備取漢中之時,並未發現漢中有什麼大才!”
“這就奇怪了,如今大楚兵鋒所指之處無不所向披靡,天下江山十有七八已落入大楚麾下,贏發就算想做甚,也該考慮楚軍之勢。”
“永年是說,贏發身邊有能人?”劉備疑惑的看向張鬆。
“漢中王,贏發此舉不排除其身邊有大才。”
“哦!這是誰在輔助贏發?”
正在劉備思考之時,一名軍士進來:“報漢中王,漢中守將申儀派人送來書信!”
“申儀送來的書信!”劉備疑惑看了看眾人一眼後,隨即說道:“呈上來!”
“是,漢中王!”
j李恢上前接過軍士手中書信,遞給劉備手中。
劉備接過書信一看,氣得嗷嗷直叫暴跳如雷,將手中書信一扔。
“漢中王,發生何事?”張鬆滿臉疑惑。
隻見劉備滿臉憤怒之色,臉上好似一塊豬肝掛著一般。
李恢撿起手中書信,仔細看了看後,滿臉驚愕。
“永年,你看看吧!”
張鬆接過書信一看,心裡一驚,喃喃自語說道:“這崔鈞胡昭孟建石韜四人乃天下大才,又是大漢忠臣之後,本該是輔佐漢中王才是,怎麼會去輔佐贏發,難道這其中有什麼不可告人之事。”
說到這時張鬆沉思片刻,突然小眼睜大,驚呼叫到:“這崔鈞胡昭孟建石韜乃大秦忠臣之後,四人輔佐贏發,看來是早有預謀!”
張鬆隨即向劉備說道:“漢中王,如今贏發已離開漢中,楚軍得知消息必然分兵兩路,一路領兵前往阻殺贏發,一路大軍前往漢中陽平關,
如今西川即將落入楚軍之手,我軍目前也無落腳之處,大軍需儘快趕往南鄭,擋住楚軍取得漢中,尋找一處安身立命之所!”
這時李恢說道:“漢中王,屬下以為此時回漢中,乃不明之舉!”
此言一出,劉備張鬆等眾人臉色瞬間疑惑,一起看向李恢。
“德昂,此話怎講?”劉備問了一聲。
“漢中王,大楚戰將千員,謀士如雲,不僅有幾十萬鐵騎,還有百萬雄師,天下十有七八已被楚軍占據,大楚天子項陽親征漢中,率領大軍十五萬攻打漢中,必然是將漢中視為囊中之物,勢在必得,
今漢中守將贏發率領大軍十萬,險走隴右之地,不與楚軍爭鋒,正是此理,如若漢中王繼續前往漢中,我軍也將無法匹敵,僅靠我軍一己之力勢必敗北,無法挽回漢中局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