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之時。
金色的陽光逐漸點亮了大地。
甄宓走進書房時,一身龍袍的曹操,正站在窗畔。
窗外緋紅如火的陽光像一幅畫,成了他的背景板。
好一會,曹操才回過身,坐到龍椅上,開始批閱奏本。
案頭的各類卷宗,早在他到達書房前,已經送過來。
正殿的大朝會,不用每天都開。
但書房裡的小朝會,一天會出現數次。
眾臣時而過來請奏諸事。
甄宓負責記錄相關,忙的不可開交。
直到中午,曹操才稍有空閒。
甄宓也跟著能喘上一口氣。
他把視線,轉到牆壁的地圖上。
這間公務書房,常年掛著十三州的地圖,上邊標注著以鄴城為中心,四通八達的虛實線條。
此外還有作戰地圖。
曹操正在看的是倭國。
倭國的地形,有些像一隻海馬,背朝神州。
其腰部往北,隔著狹窄的對馬海峽,就是韓地。
海馬的頭部,是其國境最北端,後世稱為北海道。
整個倭國的土地,被山區從中間隔開,可利用區域,多數都在邊緣的臨海。
其國境,嚴重缺乏縱深。
倭國最有價值的區域,是海馬的腹部,即關西,關東兩大平原。
還有一處,則是和韓地最接近的九州島。
九州島的可利用麵積,遠不如關西,關東。
但它是與外界聯係的出入口,和神州,韓地,都很近。
所以九州島可利用區域雖不多,卻是倭國最重要的核心地區。
倭國最多的海船資源,也在這裡。
其重要性不輸關西,關東兩大平原。
魏軍最先攻占的,就是他們的九州地區。
曹操審視地圖,多吉等三城,應該是後世的福岡。
從福岡往西南方向,是同在九州島上的長崎。
把九州島占了,相當於扼住了倭國的咽喉。
然後以九州島為基地,往北衝擊關西,關東平原,進而占領整個倭國,摧毀其文化。
曹操臉上露出森然的殺機。
距離魏軍登陸九州島,已過去多日。
今日會有第二場戰事。
曹軍正往多吉西南方向的長崎逼近。
長穀風就在長崎聚兵,準備迎擊曹軍。
即將初春的時節,倭國的天氣頗冷。
長穀風站在城頭,眺望城外。
魏軍登陸,占領多吉三城後,雙方有過數次小規模接戰。
長穀風利用對地形的熟悉,想阻擊魏軍。
但都被魯肅識破,反擊乏力。
魏軍從多吉,往西南,接連推平沿路的阻礙,來到長穀風所在的城池下。
倭國的城池,多依地勢而建,以山石壘砌。
城高三丈左右。
城外,魏軍有條不紊的做著戰前準備。
有意思的是,魏軍最前列,有四千韓人,作為敢死隊,被驅趕,成了隨軍的消耗品。
長穀風身邊,站著一眾他麾下的將領,還有他邀請的幾位強者,形貌各異。
山岐步也在其中,單手壓在腰間的神鳥刃上。
風吹來,他似乎隨時可能從城頭躍落,發出摧天裂地的一擊。
“山岐。”
長穀風道:“這一戰我需要你出手,斬殺敵將。”
山岐步緊盯城外。
這支魏軍的氣勢,殺機,乃至甲備的精良程度,都讓他感到意外。
“大海以西的神州,如此富庶,全軍披精甲!”
山岐步一邊低語,一邊眺望魏軍大後方。
在那裡,魯肅,典韋,張繡,甘寧等人,也在打量倭國的城池。
典韋:“咱們打的太慢了,關鍵是這島上還沒有驢。”
魯肅愕然,“典將軍何意?”
典韋:“這一戰我來當先鋒。快些結束戰事,我要回鄴城去。”
魯肅欣然同意。
典韋多年來隨曹操征戰天下,殺敵無數,正是戰爭利器。
典韋遂從馬背上跳落,全身發出一陣炸響,身形膨脹。
他本就魁梧,此刻鼓動力量,更是宛若巨人,體內傳出海潮疊動般的聲音,呼嘯如雷。
典韋大步越眾而出,往城牆走來。
不論敵我,視線皆落在他身上。
戰鼓隨著他的步履而作響。
咚咚咚!
城頭。
山岐步身形半蹲,右手忽然搭在左腰的刀柄上,開始蓄力。
長穀風:“這些時日,我多次派出兵馬阻擊魏軍,但都未能成功。唯一查探清楚的就是對麵走出來的這個人,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