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啷!
不遠處,有拓跋部的親軍,手中戰刀掉在地上,麵色悲愴。
拓跋詰汾的死,像是抽離了這些親軍繼續征戰的勇氣。
正在潰逃的一些部族之首,也大多呆滯在那裡。
從十三年前的洛陽開始,張遼是第一個跟隨曹操的帶兵主將。
十三年來,他追隨曹操,南征北戰而無一敗。
他最早成為曹軍主將,打過的重要戰役最多。
但張遼,高順都更長於帶兵,跟麾下兵馬相合,才能鋒芒畢露,躋身超一流武將之列。
在他之後加入曹魏的黃忠,趙雲,相繼破入神話境,而張遼始終差了臨門一腳。
直到此刻!
殺鮮卑王部之主,擊潰現階段掌握鮮卑最強力量的部酋拓跋詰汾。
拓跋詰汾被殺那一刻,便有一種無形的氣運彙聚,即將與張遼交融。
曹操腰上懸掛的墨工袋裡,飛出一抹紫暈。
那是傳國璽,曆經漢朝四百年國運洗禮,傳到曹魏的傳國玉璽。
玉璽攜帶著大魏國運,煌煌如驕陽,懸至張遼頭頂。
曹操的帝王龍魂亦破空而出,與傳國璽相合,吞吐出長河般的紫氣,攜帶著無窮無儘的國運,加持融入張遼體內。
在國運,武運,斬殺一族之首的氣運聯袂推動下,幫張遼衝擊那一層他早就觸摸到,卻無法跨越的天塹。
轟隆隆!
張遼體內,氣運奔騰,力量流轉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
他手刃鮮卑主帥,終將另外半隻腳也踏進了神話的門檻。
以張遼的個人資質來說,本來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沉澱醞釀,才有望突破。
畢竟神話境沒那麼容易跨越。
但曹操以國運為其助力,自然另當彆論。
【你麾下武將張遼,接天地之氣,引國運加身,戰力值攀升:949…95…951】
雖然從詞條上看,增長並不大,可九十五是神將壁壘,前後完全是兩個不同的層次。
曹操又掃了眼典韋。
這貨進入神話境最早。
還有趙雲,黃忠,三人目前的戰力值,已超越了95的範疇,處在另一階段。
“文遠,此戰後,你隨朕回鄴城,以國運溫養兵家修行,百餘日後,可穩固境界。”
張遼感覺到體內澎湃的力量,狂喜答應:
“臣謝過陛下厚賜。”
曹操又瞅瞅許褚。
他離神將也隻半步之遙。
鮮卑萬裡擴土,待真正完成吞並,這一股氣運絕不止推動張遼一人,破入神話武境。
此時,張遼回手一刀,刀芒暴漲。
附近幾個驚駭欲絕的鮮卑兵,皆是頸部受創身死。
許褚亦撲上來,追逐逃散的鮮卑人和八大王部的其他首領。
“拓跋部之主,拓跋詰汾被殺!”
有通曉鮮卑語的魏軍,大聲疾呼,聲震戰場:“鮮卑王部之首,拓跋詰汾已死!”
“拓跋詰汾已死!”
“大部酋死了,拓跋酋首戰死!”
“拓跋部首被殺!大祭司也死了!”
拓跋詰汾,大祭司的死,引起了整個戰場的變動。
鮮卑各部首領,一邊散逃,一邊喝令親軍,吹響戰號。
他們試圖召集自己部落的兵馬,以自己為中心聚集。
這時候再打下去,隻有全軍覆沒一個結果。
各部首領,都有了突圍外逃的念頭。
鮮卑作為聯盟形式共組的政權,弊端再次暴露出來,真正到了生死關頭,各自為政。
而曹操之前的布置,戰場四麵,魏軍已完成合圍。
這種情況下,鮮卑軍想抽身逃走,就要撕開魏軍的圍困。
戰場上,馬超,龐德,關羽,張飛,都在悶頭殺敵。
四人以大對角列陣,也就是每兩人一組,交錯呈一個x形的剪刀陣,相對馳騁。
然後再折返回來,重複之前的路線,來回切割,破襲敵軍。
這對將領的武力,要求非常高。
但四人都是萬人敵的勇將。
當他們聯手穿插,鮮卑軍最後的戰鬥意誌,也被瓦解。
各部兵馬,都想逃離。
魏軍以眾將輪替廝殺,外圍則以大弩士駐守,有士兵往來運送箭矢,大量射殺鮮卑軍。
到下午申時末,八大王部的多位酋首被擒,跪伏請降的鮮卑人越來越多。
有部落首領,甚至下令讓自己麾下兵馬,放下兵器。
但他們立即就發現,即便放下兵器,也會被魏軍砍殺。
鮮卑人慌亂下又撿起兵器再戰。
到夜色初降,主戰場範圍內,血流成河,有的屍體在戰馬踩踏下,已成肉泥。
血水濃稠的讓不遠處的土拉河,變成了暗紅色。
單是想破圍外逃,被射殺的鮮卑兵就以萬計。
屍首堆砌如高牆。
這是真正的屍山血海,殘肢斷臂,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