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車駕裡掀開幕簾,往外看了看。
他一路回來,落雪不停。
細碎的雪花先映入眼簾。
車駕過處,道路兩側,全是被禁軍擋在外圍的百姓。
大潰鮮卑,對百姓來說,最大的好處是不用再受邊戰之苦。
曹操從北邊回來,有報關的前哨斥候,先回來傳告邊關,說大軍南歸。
百姓聞訊,便蜂擁而至。
曹操打量時,還有更多人,從遠處趕來。
“讓人都散了吧。天寒,沒必要來迎朕。”
曹操對車外吩咐了一句。
自有官吏去落實。
帝駕前行,走出數裡,仍能看見跪在路旁的百姓,綿延不絕。
“聽說我大魏的兵馬,在北邊屠殺了數萬鮮卑人。”
“昭告上寫著,陛下親征,以層圍破敵。
這個層圍的意思,就是設了好幾層兵馬,圍殺鮮卑人。”
有百姓興致勃勃的給周邊人解釋:
“昭告上還寫著,鮮卑大潰,王帳儘屠。就是說鮮卑王部,被殺乾淨了。”
“行了,彆抖摟你那點聽來的消息了。”
“你們看我大魏的騎兵,好威風!”
曹操的車駕去遠,百姓仍駐留良久,才逐漸散去。
誰也沒注意到,跪伏的人群裡,有一個乞丐,瘦骨嶙峋。
凜冬時節,這乞丐隻以乾草纏在身上禦寒。
他的腿還有些跛,走路不便。
這乞丐叫慕容百支。
當年東鮮卑慕容氏出身的統兵大將。
東鮮卑與大魏交戰時,慕容百支曾領一支兵馬,乘船通過一小段海域,想繞行成為奇兵,殺入北關。
但被曹魏識破後,他們這支隊伍就被堵在了山裡,進退不得。
後來在山裡無糧,他們強行突圍,全軍覆沒。
唯獨慕容百支受創而未死。
當時曹魏獲勝的戰報中,還提過,沒找到慕容百支的屍體。
他縮回了山裡躲藏,從此在山野之中不敢出來。
時過境遷。
他從山裡偷偷摸摸的出來。
但大魏歸治後,出入邊境的一些渠道得到整治,層層設卡,沒有路引,根本出不去。
他被困在邊關,不會說漢語,又沒有戶籍,不敢開口說鮮卑話,隻好裝啞巴,形如乞丐。
而乞丐也是有團體的,慕容百支早年受傷,沒及時醫治,肩胛的箭創傷及筋骨,手臂難以發力,加上不敢當眾用武,怕露出端倪被發現身份,屢次被‘丐幫’圍毆,導致傷患愈重。
他在大魏已飄零多年,苦不堪言,做夢都能哭出聲。
唯一的收獲,是對漢語越來越熟悉。
這次大魏出兵,北擊鮮卑,張榜告知天下。
不但東西鮮卑亡了,連中鮮卑也已大潰,八大王部被斬殺一空。
慕容百支的最後一絲希望也沒有了。
這一日,大魏北關,一個乞丐崩潰大哭,聞者心酸。
不數日,有人在城郊發現一具被凍死的屍骸,瘦的皮包骨,身軀岣嶁成一團。
曹操一路往南,沿路都是接駕的人。
十二月,他才接近鄴城。
連兩位老丈人,虞文,蔡邕都提前出城來接。
蔡邕熟讀史書,早年便曾寫過多首詩詞,感慨北部邊患,禍害無窮。
遊牧部族擾襲邊關,民不聊生,憂國憂民。
眼下大魏擊潰鮮卑,蔡邕知道後,激動的好幾天沒睡好,私下裡跟自家閨女文姬嘀咕:
“陛下不叫我嶽翁就不叫吧。我想開了,他此番立下千秋之功,我覺得還是和他稱兄道弟更親近,說不得還能在史書上留下一筆。”
文姬俏臉一紅,想起夫妻私話時,曹操老讓她叫一些沒羞沒臊的稱呼。
虞文也和蔡邕一起來接,卻是提前來問商事相關。
草原納入漢土,意味著北部通商的新機會。
邊稅將對應縮減,變成內部貿易。
若能把大量北地的物產,販到江南,利潤不小。
不但是虞氏,和曹魏較親近的士族,大多聞風而動,在曹魏占據草原的消息傳來後,齊聚鄴城。
想拉動經濟,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起到帶頭作用,曹操是讚同的。
十二月中。
他回到鄴城。
大魏跟著迎來了開國後的首次大慶,沒有了北部邊患,許多事都到了做出調整的時候。
曹操下令調整稅賦,商稅,糧稅等一係列變更,以減輕民賦。
家裡也是喜氣洋洋。
晚上的內宅,自然少不了,王‘妟’,一日一夜,屬實忙碌。
淩晨。
曹操身心放空後,十分舒暢的晃蕩著腳步,來到內宮的靜室。
室內點著香爐,青煙嫋嫋。
他在木台的軟墊上坐下,取出一枚玉簡,沉入神念,觀察其中內容。
道尊進入昆侖墟的萬神宮,曾拓印出一幅叫伏羲創龍圖的內容,分開時給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