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騰想到了三個主要的用途。
第一,翻譯。
在前往國外旅遊的時候,語言不通往往會是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
雖然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
去往很多國家地區的時候,說英文都能進行交流溝通。
甚至於有時候用手指比劃都能完成一定程度的交流。
這樣的交流溝通,無疑是淺層次的交流溝通。
但如果在交流的時候,智能眼鏡聽到對方說的話,就能夠自動生成中文,以字幕的形式顯示在鏡片上呢?
如果在佩戴者說話的時候,眼鏡可以自動生成對應語言的字幕,以全息投影的方式呈現在半空中呢?
是不是交流的時候會方便很多?
將智能眼鏡與全息投影技術結合起來,非常適合語言不通的人之間的交流。
甚至還能給眼鏡加一個骨傳導技術。
對方說完話之後,眼鏡還能通過骨傳導技術在耳邊響起翻譯過後的語音。
這樣一來交流就更加方便了。
骨傳導技術,也是手機所不具備的功能。
如果手機需要用到這項功能,還得買個骨傳導耳機。
第二,地圖。
上一個功能,用手機也能實現。
不能骨傳導播放就用揚聲器播放。
就算揚聲器外放在公共場合不好,且嘈雜環境也聽不清楚,也可以買耳機。
雖然整體不如智能眼鏡方便,但還是可以用。
可地圖功能,眼鏡就有明顯的優勢了。
雖然地圖軟件非常方便,但還是有一部分人會看著地圖走錯路。
接通地圖軟件,並通過定位直接ar指出要走的方向。
在陌生的城市甚至是異國他鄉,顯然可以達成非常良好的效果。
第三個用途,就是在雙手不方便用智能手機的時候,來一定程度上代替智能手機。
聊天、語音通話,這些基本的功能是保留著的。
基於這三點,陳騰認為智能眼鏡可以造一造。
就像是智能手環、智能手表一樣,作為智能手機的補充與延伸來進行售賣。
“要是造出了跨時代的智能眼鏡,算是突破性成就嗎?”
陳騰突然想到了這一點。
係統沒有回答他這個問題。
陳騰也不指望係統會回答他。
不過看樣子有些困難。
短時間內智能眼鏡能帶來的變革,陳騰認為不會太大。
充其量,隻是作為智能手機的補充與延伸。
移動終端的核心,近幾年內應當還是智能手機。
至少在2024年的時候,智能眼鏡根本不存在代替智能手機的可能性。
“還是再來一發吧。”
這個獎勵固然不錯,但是想要借助這個獎勵完成突破性的成就,陳騰覺得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