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李柏看不懂學不會,他還熱心地講解教學。
“我們跑步不是靠小腿發力去跑的,而是要轉換意識,用大腿去帶動小腿。”
“落地點要靠近自己身體重心,邁步注意不要太大。”
“你落地點太過靠前,是會產生刹車效應的,這對身體會是很大的負荷。”
“”
他嘮嘮叨叨地說了半天,甚至連擺臂的動作都給李柏說得清清楚楚。
最後,他笑著給剛剛恢複力氣站起來的李柏安排了一組練習。
“你可以來一組原地跑,這個原地跑跟高抬腿有點像。”
“但它發力點不一樣,而且強調腳後跟要拉向臀部。”
李柏按照他說的去練,果然感覺不一樣了!
跑步的動作感覺變得輕盈許多!
“現在你要糾正自己的跑步姿勢,可以每次跑步前,先做一遍這個原地跑,找到感覺了再去跑。”
季子楊看見李柏學得很快,也讚許地豎起大拇指。
“然後我就可以去跑馬拉鬆了,是嗎?”
李柏猝不及防的話,讓他猝不及防地來了一個踉蹌。
“馬拉鬆?你要去跑馬拉鬆?”
季子楊一臉古怪地看他。
剛才看李柏練習,他已經判斷出來了,李柏就是一個跑步菜鳥。
身體素質可能不錯,但絕對沒跑過幾次步。
所以,一個菜鳥直接就想去跑馬拉鬆?
“對,我不是看網上說嗎?十公裡跑進三十九分鐘以內,每公裡配速在四分十五秒左右,就能在馬拉鬆比賽中,跑進三小時。”
李柏的話,雷得季子楊外焦裡嫩。
這個菜鳥,不僅要跑馬拉鬆,還想全馬破三!
季子楊看了看自己還拿在手上拍素材的手機,猶豫要不要關掉。
這話傳出去,李柏可是會被網上的跑友們笑死啊!
“哥們,你這個想法有點逆天啊!你看的丹尼爾斯公式是不是?”
“全馬破三,要十公裡跑進三十九分鐘以內,半馬跑進126分鐘以內,月跑量保持在三百公裡左右。”
“但這些要求,是循序漸進的啊!不是說你就十公裡跑了個三十九分鐘,全馬就能直接破三。”
“而且全馬可不是簡單的四個十公裡的累加,它的難度比你想象的都大!”
“你剛剛接觸長跑,彆說破三,參加比賽,完賽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
季子楊哭笑不得地說。
“這樣啊,那我怎麼樣才能跑好馬拉鬆,怎麼樣才能跑進兩小時三十分,或者更快的成績?”
李柏的話,再次讓季子楊白眼翻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