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事,還要從一天前說起。
3月16日是星期六。
李柏的父母都放假了!
“這個星期我們去一趟市裡吧?”
陶海娟跟李寶福商量。
“去市裡乾什麼?不去不去。”
老李同誌正興致勃勃地刷著抖音上的釣魚視頻。
一聽要跑市裡去,他下意識的就很抗拒。
沒事到市裡乾什麼?
有時間,不如去水庫釣兩條翹嘴加餐。
“去看看你兒子租的那個房子啊!”
李柏的父母習慣了小縣城的生活,就很少離開自己的舒適圈。
彆說出去旅遊了,縣城離市裡也就百來公裡遠。
然後他們也一次都沒有去過。
“他都租了快一年,總共住了沒兩個月!”
“不是說還買了一個跑步機嗎?很貴的那種。”
“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才回來。”
“到時候彆人房東收房,他不在,把東西搬走了怎麼辦?”
陶海娟絮絮叨叨地數落著不管事的老李同誌。
“也是,那我開車,跟你上去一趟,看能不能弄回來。”
李寶福還不清楚兒子的跑步機有多大。
還以為就是那種家用的小小的折疊式跑步機。
說去就去!
16號上午,李寶福就開著車,載著孩子他媽,拉了一車的土特產上市區了!
為啥帶那麼多土特產呢?
因為李家、陶家,都有親戚在市裡啊!
這次難得上去,肯定得順路去走走親戚。
“住的地方不用你們操心,李柏他之前在市裡工作的時候,租了個房子。”
“對,在大灣商場旁邊,還是兩房一廳的,沒住幾天,你說浪費不浪費?”
“我們過去住沒問題,他那個房子是密碼鎖的。”
拜訪完親戚,他們還要謝絕對方留宿的邀請。
“哎,說什麼有沒有出息,現在下結論還早。”
“我們也沒把握,全家沒人當過運動員。”
“誰知道他以後發展怎麼樣呢?我們當父母的也愁。”
親戚們也都知道李柏現在很了不起,他們的交口稱讚,讓陶海娟高興得滿臉紅光。
但她又不能太驕傲,必須口頭上謙虛幾句,打壓幾句兒子的成績。
彆問,問就是不穩定,饑一頓飽一頓。
當然,陶海娟也不是第一次聽彆人的恭維了。
李柏跑出成績,而且基本上確認了要成為他們老家平河縣第一個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
縣裡、市裡的領導、記者,就沒少到家裡來視察慰問。
看看李柏家裡有沒有困難啊!
不能讓運動員為國爭光還有後顧之憂。
沒有困難,那就報道李柏成長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