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四人突圍集團肯定是要儘收囊中。
怎麼也輪不到離得這麼遠的李柏啊?
如果李柏搞錯了,那他豈不是白白衝刺,白白損耗體力了?
“不大可能鬨出大烏龍吧?他們車隊也是有無線電的。”
“應該隻是想借著爬坡的機會,追一追前麵的那四個人吧?”
“應該是,後麵還有上坡、下坡。不抓緊時間追一追,後麵恐怕不好追。”
其實,他們都誤解了李柏的意圖。
李柏起身搖車,隻是想擺脫身後的追兵。
二十多個車手跟在他後麵,也沒有上來交換領騎的意思。
擺明了就是想消耗李柏的體力,給他們創造後麵反超的機會嘛!
李柏怎麼可能讓他們輕易得逞?
就算不能完全擺脫,他也不會讓這些車手跟得那麼輕鬆。
所以,直播鏡頭下,李柏突然搖車提速。
搞出了類似衝刺搶點的姿態。
後麵的車手們大吃一驚,雖然一頭霧水,但也紛紛搖車,奮起直追。
不過,暫時他們是吸不到李柏的尾流了!
李柏有先發的優勢,瞬間就拉開了不小的距離。
而且李柏也不給他們猛追貼住的機會。
在這段42度的三級坡上,李柏開始了蛇形走位。
在蓋特他們要跟到自己身後的時候,李柏迅速向賽道的另一側騎去。
蓋特這時候想要徹底追上,並且跟住李柏就比較辛苦了。
李柏可以肆無忌憚地揮霍他的體力。
但蓋特他們撐不住。
還有接近40公裡的比賽,爬坡就拚得這麼凶。
後麵怎麼辦?
所以,蓋特稍微慢了下來,等自己副將上前,領著他開另外一條火車。
也有堅定不移地緊跟李柏的車手。
比如意大利巴迪亞尼車隊的馬蒂亞·皮納齊。
他在前麵的幾個賽段表現比較一般。
急需用這個賽段的表現來為自己贏得一些榮譽。
於是,兩條火車風格不一。
竟然在這個小小的三級坡上,騎出了終點前衝刺的畫風!
當然,爬坡點的爭奪還是由前麵的突圍集團拿下的。
隻是他們完成了三級坡的爬坡點的衝刺爭奪之後,速度不約而同地降了下來。
五公裡後,在總裡程來到170公裡左右的時候。
李柏帶領的主集團追擊上來,毫不客氣地將他們吞沒掉。
自此,洛佩斯他們維持了將近一百公裡的突圍集團宣告完結。
而新的突圍集團,在下一個五公裡的小坡上形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