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馬克思鬱悶啊!
他真沒想殺人,他就想逃跑,可不知道為什麼,事情變成了這樣。
這個時候,蜘蛛俠女性也加入了戰局,格溫和彼得不一樣,她是理智派。彼得戰鬥,其實不靠策略,他也沒什麼策略,就是一個——反應快!
他的反應速度甚至比自己想法還要快,所以他戰鬥的時候,才會漫無邊際的胡侃,並不是他真的想說那些東西,而是不由自主的就開始了,簡單來說就是不過腦子。
他的戰鬥也是,他不會觀察敵人,製定戰略,然後開戰。他都是先衝上去開打再說!打著打著,自然有辦法了。屬於純純的天賦型選手,天賦強於意識。
而格溫就相對來說更加穩妥,她沒有彼得那樣強大的反應能力,她就是一個普通女孩,戰鬥也是跟著金士曼特工學的,屬於最正統的那種戰鬥方式,觀察敵人,分析敵人的弱點,觀察環境,找到有利於自己的方式進行戰鬥。
從不魯莽。
事實上她的訓練成績非常好,金士曼甚至希望能夠吸收她成為新的紳士……金士曼這些年也在改革。沒辦法,金士曼不得不改。
金士曼已經百年時間了,從一戰開始,就一直隻從英國貴族階級中吸收精英分子。一開始還好,畢竟一戰後,到二戰前,英國貴族階級還是很強勢的。精英很多。
可隨著二戰後,世界格局調整,英國貴族階級開始整體下挫!
有著城堡、莊園和仆人,優雅又有禮,這些都是人們對英國貴族的印象。英國貴族也一直都是裝逼犯們的最愛,但應該也有人注意到,現在基本沒多少貴族了。有種說法是貴族們身先士卒,在一戰的時候就打光了。但真實情況並非如此,貴族們消失的原因其實是——稅收。這其實是一個廣為流傳的段子,說英國貴族有榮譽感,十分英勇,打仗走在最前邊,所以戰爭中傷亡最大,以至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打光了。從後來的統計來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戰600萬人,死亡72萬,平民死亡率是125%。而軍官階層死亡率高達20%,戰後英國直接就把這歸結到軍官們主要貴族出身,有榮譽感,作戰英勇,所以死得多。但大夥們仔細想想,英國打過無數的仗,幾乎所有的戰爭中,都是平民傷亡率高,怎麼在“一戰”中突然貴族傷亡率上來了呢?以往貴族都沒有榮譽感,在“一戰”中突然榮譽感爆棚了?
這明顯不符合邏輯,其實如果了解西方的戰爭模式,就知道問題出在哪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一百年,西方戰爭中主要形式是“線列步兵”,也就是俗稱的“排隊槍斃”。當時的步槍精度低、射速慢,就需要人數來湊。士兵們排成一橫列往前走,長官在前邊控製速度,雙方靠近到射程內時,把槍持平,隨著指揮官的口令向對方射擊。誰先承受不了這種傷亡,誰就先退出,另一方獲勝。
大家留意一下最前邊的那個騎馬的,他就是軍官,一般是貴族。部隊前進的時他走前邊控製速度。行進過程中,士兵們的槍是扛在肩上的,等到快要進入射程的時候,他會溜達到隊列邊上,士兵們把槍放平,然後跟著長官的命令一起開火。歐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相互之間都是“貴族戰爭”,非常體麵。打仗不會直接瞄長官,所以儘管長官穿著非常狂拽帥酷的製服騎著馬在邊上指揮,大家也不會開槍打他,隻是士兵們互相攻擊。貴族不是殺的,是用來抓的。大家看電視劇《冰與火之歌》就知道,那裡邊貴族被抓到之後,大家第一反應是去要贖金,而不是直接殺了。歐洲那邊貴族之間大部分有血緣關係,就算沒有共同血緣,說不定也共享情婦,抬頭不見低頭見,熟人社會,很講規矩。
所以這套“不殺軍官”的規則維持了一百多年,以至於我們現在看起來,那會兒打仗非常奇怪。現代戰爭中軍官就怕被彆人看出來變成攻擊目標。當時恰好相反,軍官們花枝招展,就怕對方看不到——萬一看不到,把自己當成平民射殺就不好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形勢突然變了。剛開始時,還跟以前似的,貴族軍官們一個個騎著高頭大馬,打扮得跟個耀武揚威的公雞似的走在前邊,帶著士兵們從家鄉出發,前往前線。到了前線,大家排著整齊的隊列向前推進,貴族軍官走在前邊控製隊列前進速度。但是這時候不一樣了,還沒看到敵人在哪,隻見子彈如雨點般一樣從天而降,走在最前麵的人紛紛倒下。
按理說步槍應該是直射啊,子彈怎麼還從天上下來了?這就是“一戰”特色。當時步槍早已經不是拿破侖時期那種低精度的前裝槍,而是更新到射程超離譜的後膛槍(當時的步槍現在中東還當狙擊步槍使),還有最新大規模裝備的馬克沁。當時步槍的射程已經達到了恐怖的一公裡,大家可以試試看看一公裡以外的東西,是不是發現根本看不清人?在一百多年前也當然一樣看不清,事實上根本就不用看。
隻需要等對方軍隊進入事先測定好的位置,指揮官用望遠鏡觀察到後,大家調好標尺,一起舉槍向天空仰射,無數的子彈就呼嘯著開始收割生命。不過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戰爭開始的時候,軍官還跟以往一樣,延續“古典戰爭”的精神,繼續奇裝異服,走在隊列前邊。每次突如其來一波彈幕之雨,經常把走在最前邊的人打個精光,軍官也就沒了。雙方對衝也一樣,軍官繼續按照慣例走前邊。本來以為對麵不打自己,沒想到相距一公裡就開火了,互相啥都看不到,走在前邊的立刻就廢了。到後來,英**官們也不在前邊走了,躲到中間位置去,如果看形勢不妙,趕緊往下撤。
所以戰爭初期軍官傷亡率高得有點離譜,消息傳回國內,大家都懵逼了。按西方傳統,會對每一個陣亡士兵家人說“你的孩子戰鬥非常英勇”,真實的情況是根本沒看到人就打沒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絕大部分死亡士兵都沒看到對方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