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大禹重新得到金箍棒後,在眾仙的協助之下,治水之路愈發順遂。
大禹手持神棒,引領眾人開掘河道,疏導洪流。
那洶湧的水流在其指揮下,似被馴服的巨獸,緩緩東行,朝著東海奔騰而去。
然而,大量的洪水湧入東海,致使海麵波濤洶湧,浪濤翻卷,似要衝破天際。
龍族見狀,心生不滿,認為這擾亂了東海的安寧。
龍王怒而興風作浪,掀起驚濤駭浪,試圖妨礙大禹治水。
大禹深知其中利害,無奈之下,隻得前往東海求見龍王。
他身著素袍,步伐沉穩,神色恭敬,行禮道:“龍族守護東海,職責重大,此乃天地賦予之使命。然今治水之舉,乃是為拯救蒼生之大義。水患若不平息,世間萬物皆將遭殃。吾願將定海神針借予龍族,以鎮東海波濤,保一方安寧。若能平息洪水,造福蒼生,大禹必銘記龍族功德,傳頌於世。”
龍王聞其言,心中略有觸動。
他知大禹治水乃順應天道,且自己也不敢再次得罪截教,更要彌補昔日女娃之過,交好於截教。
龍王沉思片刻,終點頭應道:“大禹誠心,吾已知曉。吾龍族願助汝治水。”
言罷,他即刻派遣龍族精銳族人,協助大禹治理江河湖泊。
龍族天賦異稟,對水之掌控出神入化。
他們與大禹緊密配合,運用獨特神通。
大禹施法之時,龍族則以水之靈力引導洪水,使之循著既定河道流淌。
在開辟新河道之際,龍族憑借強大力量,搬移巨石,疏浚淤泥,令河道通暢無阻。
洪水在眾人齊心協力之下,逐漸平息。
曾經咆哮肆虐的洪流,如今變得溫順平和,緩緩向東流去。
那被洪水淹沒已久的山陵,重新展露崢嶸,草木複蘇,生機盎然。
昔日的農田也在洪水退去後,重煥肥沃之態,成為了豐收的糧倉。
百姓們歡呼雀躍,紛紛重返家園,築室而居,過上了幸福而富足的生活。
大禹治水,前後曆經一十三載。
這十三年間,他餐風宿露,披荊斬棘,足跡踏遍華夏大地。
在他的堅毅引領下,曾經狂暴洶湧的河水,終失卻了往日的凶惡,馴服地向東流淌。
那被水長期淹沒的山陵,再次高聳入雲,顯露出其雄偉之姿。
大禹治水功成,天下歸心。
舜帝至晚年,見大禹德才兼備,治水功績卓著,遂傳位於他。
大禹治水成功之後,威名遠揚,萬民敬仰。
其成為共主後,為鞏固自身地位,開創華夏新局麵,決定在塗山舉辦一場規模空前的盛會,邀各方部落首領與貴族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