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興,好事行;天下亡,禍胎降。
聞太師剛上條陳,本以為局勢將好,豈料東海竟反了平靈王。
飛報傳至朝歌,先到武成王府。
黃飛虎見報,歎息道:“兵戈四起,八方不寧。如今又反了平靈王,何時才能安定?”
黃飛虎把報差官送到聞太師府裡。
聞太師在府正坐,堂候官報:“黃元帥差官見老爺。”
聞太師命:“令來。”
差官將報呈上。
聞太師看罷,打發來人,隨即前往武成王府。
黃飛虎迎接到殿上,行禮分賓主坐下,聞太師道:“飛虎,今反了東海平靈王,老夫來與你共議,還是老夫去,還是你去?”
黃飛虎答曰:“末將去也可,老太師去也可,但憑太師主見。”
太師思索片刻,說道:“你還需隨朝。老夫領二十萬人馬,前往東海剿平反叛,歸國再商政事。”
太師決定親征東海,留黃飛虎守國。
次日早朝,聞太師上表出師,紂王雖覽表心驚,但想到聞太師離開,自己可放心恣樂,便大喜過望,趕忙為太師餞行起兵。
時當三春,禦園牡丹盛開,紂王傳旨與百官同賞牡丹,共樂唐虞。
禦花園中,仿佛蓬萊仙境,諸般花木爭奇鬥豔,亭台樓閣美輪美奐。
紂王在禦書閣陪蘇妲己、胡喜媚共飲,武成王黃飛虎卻與微子、箕子暗自嗟歎,擔憂這天下局勢。
酒至日當正午,百官至禦書閣謝酒,紂王親陪。
直至將近二鼓時分,禦書閣中妲己、胡喜媚帶酒酣睡龍榻之上。
近三更時,妲己元形現出,一陣怪風驟起,牡丹亭晃動。
黃飛虎帶酒出席,見一物在寒露中撲來,忙攀折牡丹亭欄杆打去。
那物閃過,黃飛虎急喚北海進來的金眼神鷹。
這金眼神鷹乃是聞仲擔心黃飛虎遭狐妖暗害,專門為黃飛虎所留。
神鷹二目如燈,專降貂狐,一爪抓去,狐狸受傷鑽往太湖石下。
紂王命人挖掘,隻見人骨骷髏成堆,心中駭然,方信諫官所言“妖氛貫於宮中,災星變於天下”並非虛言。
妲己酒後現原形,被神鶯抓麵門傷了皮膚,懊悔不已。
紂王與妲己共寢,天明見妲己麵傷,妲己謊稱在園中被海棠枝乾所傷。
紂王卻告知她,宴飲至三更時見一狐狸撲人,黃飛虎攀欄打狐,狐不退,後金眼神鶯抓狐,狐帶傷而走,鶯爪還有血毛。
妲己暗恨黃飛虎害她,因黃飛虎放鶯一事懷恨在心,隻等黃飛虎路逢夾道,欲尋機報複,而黃飛虎對此毫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