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元頓生惻隱,將其攜歸山中,收作記名弟子。
此乞兒無名無姓,遂隨餘姓,取名餘化。
餘化自幼隨餘元研習武藝道法,天賦卓異,悟性超凡,諸多精妙法術、上乘武藝,皆能迅速掌握。
然其後來沉迷旁門左道,喜與截教外門左道之士結交。
餘元屢屢訓誡,餘化卻置若罔聞。
餘化自小在人間成長,凡塵俗念極重,心思不安分,渴慕權力地位。
待其學有所成,餘元賜下法寶,遣其前往殷商太師聞仲麾下效力。
此後,餘化隨聞太師南征北戰,屢立戰功。
聞仲便派其前往汜水關,協助守將韓榮。
餘化至汜水關,憑手中武藝與法寶,備受器重,為韓榮麾下頭牌猛將。
後黃飛虎反出朝歌時,一家至汜水關被餘化擒。
後來楊昭出手,重傷餘化。
餘化慘敗而逃,一路遁回東海。
自覺無顏麵對師父餘元,便尋了一處偏僻海島,閉關修養。
寒來暑往,多年時光悄然流逝,才終於恢複元氣。
然而,被重傷的恥辱如鯁在喉,始終讓其難以釋懷。
餘化也知自己絕非楊昭敵手,一番躊躇之後,還是厚著臉皮登上蓬萊,欲求見師父餘元。
可命運弄人,正遇金靈召集萬仙,餘元趕赴金鼇島而去。
餘化在洞府之中,左等右等,始終不見師父歸來。
正打算離去時,一個大膽念頭在其心底冒了出來。
暗自忖度:“此番前來,本就是為了想向師父求取幾件法寶,好報仇雪恨。既然師父不在,寶庫又無人看守,如此千載難逢的良機,若不趁機取些寶貝,日後哪還有這般機會?待日後建功立業,再回來向師父賠罪便是。”
這念頭一旦生根,便迅速蔓延,讓其再也無法抑製內心的衝動。
於是,餘化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徑直朝著洞府深處走去。
不多時,來到了玄真寶庫。
寶庫大門緊閉,其上刻滿了玄奧符文。
餘化抬手,掐了法訣,吱呀”一聲,門緩緩打開,一股珠光寶氣氣息撲麵而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