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選擇先去t市,是因為市郊徐明那裡的大棚蔬菜上市了。
因為劉發財家裡的特殊原因,經驗豐富的邱二沒能在那裡坐鎮,陸玉珠有些不放心。
也不是懷疑劉發財的能力。
相反,劉發財在蔬菜大棚隊裡絕對是個好手,隻是他從老家帶的妻兒出來,肯定要經曆一番波折。
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道,劉發財一家是否適應t市農郊的生活。
陸玉珠帶著父母來這裡的時候,發現一切已經井井有條的上了軌道。
劉發財一家安定下來之後,就傾注了所有的心血在蔬菜大棚上。
劉發財的婆娘秀芬,除了洗衣做飯的時間,也在地頭上忙著。
從縣一起過來的兩個種田好手——紀春發和遊善來,也相當給力。
徐明家鄉召集來的員工,在師傅帶了兩三天之後,很快就上手了。
上一次,陸玉珠留下來的菜種,在靈泉水配製的種植營養水加持下,在蔬菜大棚裡長得鬱鬱蔥蔥。
當夏日的豆莢,絲瓜,小香瓜出產之後,加入蔬菜大隊的人全都震驚了。
他們這裡就沒有見過反季節的蔬菜,居然還長勢這樣喜人的,這絕對的不愁銷路啊。
劉發財將大棚裡的事宜,交代給紀春發和遊善來看顧後,自己就和徐明夫妻去了市裡的菜市場。
從第1批蔬菜上市以來,菜市場裡的攤販,立馬跟他們家預定了蔬菜種類。
雙方還口頭約定,徐家不得零售蔬菜,所有的菜品隻能批發給小販們。
這樣各掙各的錢,市場才不會混亂。
這裡的生意開展半個月不到,其他菜場的小販就聞風而動了,不過劉發財做事很穩。
在不得罪市區菜市場的前提下,他提議眾人,去市郊的蔬菜大棚種植基地批發蔬菜。
如果嫌路途遙遠的,也要錯開時間,不可以跟市裡的菜市場批發時間相衝突。
這樣就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
徐明夫妻和他配合的很好。
等東家到的時候,徐大媽抓著陸玉珠的手,好話不要錢的往出冒。
他這閒在家裡的老婆子也知道了,大棚裡的蔬菜價格極高,他們家的利潤也是節節高升。
這些都是大柱兄弟兒媳婦的功勞。
陸玉珠不住的朝屋裡打量著,“大媽,我家公婆呢?”
徐大媽有些不好意思,“大柱兄弟偏要去蔬菜大棚基地監工,你婆婆也跟著去了。”
她曾經勸說過,可是大柱兄弟不聽。
陸文濤從車子裡探出個腦袋來,“玉珠,那我們也去瞧瞧。”
徐大媽看車上還有人,想來也是周家的親戚,趕緊先回屋做飯去了。
到了地頭上,陸文濤看到一路的蔬菜大棚,還是有些震驚的。
“玉珠,聽說這大棚夏天才剛搞,這才幾個月啊,就形成這樣的規模了?”
陸玉珠,“爸,半年還不到。”
於美娟滿臉都是得意,“還是咱們家玉珠厲害!就這執行力上,比工廠裡還要上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