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想了想張郃此人——暫時還未見過,但按曆史記載,他在官渡之戰中表現突出,是袁紹麾下的一員猛將。
荀彧明顯畏懼張郃,劉協還從未見過他怕過誰,不由好奇:“文若,你好似如此畏懼,這張郃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陛下,張郃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深諳兵法,善於用兵,比在座的許多將領都要高明。他若為袁紹所用,我們不可不防。”
劉協記住此人的名字,先把正事安排了:“誰願帶兵支援許昌?朕可將親兵借與他,若是能
“陛下,臣願前往許昌,以解燃眉之急。”一位將軍站了出來,正是劉協信任的將領之一。
劉協點頭,心中稍安,隨即詳細交代了任務:“朕不強求殺儘袁軍,隻求確保許昌城池不失,糧草充足,同時要保護好地下城的安全。朕會親自坐鎮長安,與諸位大臣共商大計,以備不時之需。諸位將軍,朕希望你們能以漢室為重,同心協力,共禦外敵。”
劉協打了個火鍋味的飽嗝,一陣頭疼,一個個都不省心!一個個都想著自己的利益,卻少有人真心為漢室考慮。
諸葛亮點著桌上的地圖道:“陛下可趁機把長安附近的城池加固,以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線。同時,陛下可下令在城池之間建立烽火台,一旦發現敵情,立刻點燃烽火,以便迅速傳遞消息。”
“哦對,先生計謀妙!朕不能放過那些瞎了眼的諸侯們,他們的雙眼是瞎了不成?!他們為何不投靠朕?袁紹有什麼好,值得他們追隨?朕要讓天下人知道,隻有漢室才是正統,才是他們應該效忠的對象。”
“朕要讓那些諸侯們知道,與朕為敵者,便是自絕於天下。立刻整兵前往附近的城池,長安最近的城池是華陰。”
劉協隻帶了一萬的普通士兵和天兵團前去,荀彧陪同,諸葛亮和劉備三兄弟留在長安駐守。
前往支援許昌的將領帶了全部的中級士兵和三萬的普通士兵出發,兩隊兵馬在長安城分開,各奔兩方。
華陰是一座戰略要地,位於長安以東,是通往洛陽的必經之路,州牧已穩坐二十餘年,可謂固若金湯,據荀彧稟報此地安詳許久,未經未曾有戰事波及。
可一旦長安有失,華陰便首當其衝,成為敵軍的下一個目標,他在忙著處理長安,未來得及聯手附近的城池,正好可借此機會加強長安的防禦,同時派遣使者前往華陰,以確保諸城之間的緊密合作。
劉協還想著照著舊法先喊話投降,若是成那就萬事大吉,若是不成那就動用武力攻打,可行到一半的路程,路中間出現騎馬一人,頭戴魚尾的兜帽,身披黑色鬥篷,手持一杆長槍,正是華陰城的守將。
他勒馬停在劉協麵前:“漢帝,我華陰城雖小,但城堅兵強,絕不會輕易投降。若要攻城,請先過我這一關。”
劉協第一次見半途攔路的,莫名想起武俠話本子裡的英雄豪傑,他們往往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揮手示意身後的天兵往後撤,自身上前道:“將軍,朕乃漢室天子,天下共主,你若能歸順,朕必不吝封賞。但若執迷不悟,朕亦有決心和能力,讓華陰城化為焦土。”
“怎麼?華陰州牧怎麼不親自出馬?難道是怕了不成?”
“你!我原本隻是試探你一番,竟是沒想到你如此狂妄!為何想要攻城掠地,難道不知天下蒼生疾苦?我華陰雖小,卻也是一方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所。若你真有心為天下,便該以德服人,而非以武力相逼。我華陰城雖非鐵壁銅牆,但守將與士兵皆有死守之心,誓與城池共存亡。”
“你若真有決心和能力,不妨先與我一戰,若我敗了,華陰自當開城投降,若你敗了,還請漢帝三思而行,退兵遠離華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