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第九十一章魏征的疑惑
事實證明,長孫沒有看錯胡迭,根本沒等她或是李二給出任何暗示提醒,胡迭就已經相當主動的將此次拍賣所得的賬冊交了上來這不是臣子對君主的彙報,而是項目負責人對股東的交待,從這點就不難看出,他是根本就沒把李二當初的推辭放在心上,而且在報表的後麵,胡迭還特意講明,雖然現在是拿到了一部分款項,但因為工程還沒有完結,所以暫時來說,還無法給股東們分紅,所以具體每個股東能分多少,還得等到工程完結,同時業主們都結清了尾款後,才能確定。
李二很是不好意思,還裝模作樣的推辭了一番,說自己當初早有言在先,是不會要這份分紅的,而恰好就在這時,長孫出現了,大唐皇後的威儀儘顯無遺,先是責怪李二不懂得臣子做事的艱辛,繼而又安慰胡迭,說皇室在他身後,絕不會讓勇於任事的忠心臣子獨挑重擔,有皇室站在背後為其撐腰,將來居德坊的工程中但凡是有任何疑難之事,都可以直接向李二或是她來稟報,有了這份承諾,胡迭自是感動萬分,又再三的表達了自己對李二,對長孫的無限忠誠和感激,至於說那三成乾股到底收不收,雙方卻都很是默契的再也沒提,不過胡迭卻注意到了,在說這些話的時候,長孫同時也不動聲色的將那份賬冊收入了袖中。
不愧是能與千古一帝的李二齊名的賢後啊,就憑這份默契與配合,便能看出這個能以賢名留名青史的女人是多麼的厲害。明明是幫著李二收錢,在她的嘴裡,卻硬是成了給胡迭撐腰的仗義之舉,而更有意思的是,就算心裡比誰都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可胡迭卻還是忍不住對她和李二產生了那麼幾分感激,好像對方收下這些錢,還真是替他著想一般。
當然,感不感激的先不說,但胡迭卻可以肯定,既然李二和長孫已經收下了這三成的乾股,那麼在接下來的坊區建設中,隻要自己這邊經費和工程質量不出問題,那這筆生意就算是妥妥的做成了在此之前,他最擔心的就是有人暗中動手腳,用某些下作的手段來拖延他工程的進度要知道,他能夠提前收到這麼大一筆房款,能在房子都還沒個影的時候,就將這些還在規劃中的房屋賣出天價,所憑的本就是市場對這項投資的信心,一旦這種信心被人為的動搖,那後果必然就是災難性的。
但現在,有了皇室參與其中,再加上那些勳貴豪門也都入了股,胡迭不認為這世上還有誰能乾擾到這項工程的進行真出了事,就算他不開口,李二為了自己那三成股份的收益,都會比他還急。
一切似乎都很是順利,也就在這時,一個不速之客,卻是無聲無息的來到了白鹿鄉。
此時,胡迭顯然是早已經忘了他與魏征在朝堂上的約定,但顯然,魏征沒忘。
說起來,魏征在大唐的官職也不算低了,目前他擔任的職務是諫議大夫,換算成現代社會的官職,那應該就相當於最高檢查院的檢察官,至少也得是副廳級的乾部,而且還是能直達天聽,手握實權的那種實權的那種,在現代,像這種級彆的領導要下來走訪,如果不是刻意的微服出行,那至少都得是有警車開道的,可是現在,他這位諫議大夫,卻隻是坐著一輛家中老仆所駕的牛車,悠閒的走在鄉間小道上,若不是那身衣服還算得體,看著就跟一般鄉間的富農沒什麼兩樣了。
剛進入胡迭的封地,魏征便感覺到了這裡與其他鄉村的不同。
此時,天氣已經入冬,雖然還沒有下雪,但一般的農夫這時候多半都是躺在家裡禦寒,儘量的減少活動的,除了做工的,很少有人會在外麵頂著嚴寒乾活這不是偷懶,而是對於窮人而言,隻有儘可能的減少活動,才能減輕糧食的消耗,同時,寒冷的天氣如果不注意保暖,也很容易生病,而對於窮人家來說,哪怕隻是傷寒這樣的小病,所需的治療費用往往都是能讓整個家庭傷筋動骨的,所以,這種懶惰,也隻能說是一種被嚴酷的生存環境逼迫出來的無奈。
可是一進入這白鹿村的地域,放眼望去,卻到處都是做工修路的人。
不僅如此,便是那些房屋之中,也幾乎是家家都有煙火升騰,這在魏征看來,可是相當不得了的一件事了。
生火取暖,這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事實上,就魏征對大唐民情的了解,他敢肯定,在這樣雖然已經變寒,卻還沒有完全到最冷的天氣裡,彆說是尋常的百姓農戶,便是一些小有產業的鄉間地主,都未必舍得燒柴取暖,原因很簡單因為燒柴是要花錢的
這麼說,或許不太準確,因為大多數百姓家裡生火的木柴,多半都是自己上山砍的,很少會有農戶花錢買柴,但就算是砍柴,同樣也是要花費力氣的,而且砍一天的柴,所得的柴薪差不多也隻夠一戶人家燒一天所需,所以,對於那些需要儘可能減少冬天的糧食消耗,以及生病之類的瘋險的農戶而言,雖然備柴過冬也是他們生活中必須要做的一件事,但通常而言,不到最冷最關鍵的時候,他們是絕不會輕易在家中生火,去消耗那些好不容易才積累起來的柴薪的。
如果隻是一戶兩戶,魏征還會把這當成是一兩個不會過日子的特例,但家家戶戶都這樣,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要麼,就是這些農戶已經富得根本不在乎這點柴薪的消耗,要麼,就是這裡的木柴根本就不值錢,甚至多到了隨手可撿的地步。
心中既然已經產生了疑問,魏征自然不會放過,隨既便吩咐家仆停車,就近找了家農舍,走上前去打探。
農舍顯然是新建的,泥磚結構,雖然不太好看,但看起來倒也相當的厚實,讓魏征有些意外的是,在這農戶家裡,竟然還圈養了十幾隻小雞,被竹欄圍在院中,倒是彆有一番鄉土的農趣。
不過,更意外的是,這家人生火並沒有生在房子裡,而是將火盆擺在了院中,一個老婦和一個年輕一點的村姑圍坐在火盆邊,正在編織著草鞋,之前因為被院牆隔擋,並沒有看到魏征靠近,當魏征突然出現在院門口,向他們含笑行禮之時,都顯得有些慌亂,急忙站起身來回禮,並將魏征請入院中。
“老人家不必多禮,老夫隻是閒來無事,到這鄉間看看,見你們這家有煙火,便想著過來問候一聲您這火盆裡燒的可是木屑”
一進院中,魏征便發現了這火盆的異常一般來說,普通人家裡生火都是用的木柴,有錢人家才會燒碳,而這家人,用的卻是粉末狀的木屑雖然這種木屑生火,有燃燒時間更長,火溫更易控製之類的優點,但因為木屑隻是木匠鋸木時的副產品,加上產出量很是稀少,所以一般除非是匠戶家裡,一般人家是很難得到這麼多的木屑的。
聽魏征詢問,老婦答道“貴人說對了,這就是木屑,都是從工坊裡背來的。”
魏征好奇問道“哦是白鹿鄉的工坊嗎早有耳聞啊,那工坊的木屑,難道就隨你們取用,不用錢的麼”
老婦笑道“貴人說笑了,一點木屑還收什麼錢,不過我們也不是白拿,這不,要用草鞋去換的。”
魏征也早就留意到了老婦手中的草鞋,來的這一路上,他便注意到,很多在路上修路做工的農戶,腳裡穿的都是這種草鞋,原以為隻是農戶們自己弄出來的東西,不想竟然還有這等隱情。
從老婦手中接過一隻已經編好的草鞋,魏征用手摸了摸,雖然看起來簡陋,可是摸上去卻是相當的鬆軟,想來踩在腳上的感覺應該也是相當不錯的,不禁暗暗點頭,這東西看起來不怎麼起眼,但對於很多買不起鞋的貧苦人家而言,倒還真是個不錯的選擇,不管怎樣,有這麼一雙草鞋墊腳,總比光腳要強吧
“老人家好手藝啊,這草鞋編織的手藝,是您家傳的麼”
老婦聞笑不禁一樂,笑道“老朽哪有這本事,這編鞋的手藝都是從工坊裡傳出來的,說是伯爺大人的弟子想出來的。要不怎麼說伯爺就是厲害呢,連剛收的徒弟都這般聰明,隨便想個招,都能幫咱農戶解決大問題您是不知道,這以前,我們窮人家哪有鞋穿,一年到頭走在這地裡,腳都不知道要紮爛多少回,現在好了,有了這草鞋,也不花什麼錢,自己閒來編上幾雙,除了自家人用,還能到工坊裡換些下角料什麼的,也省了自己去山裡砍柴。”
胡迭的弟子說的應該就是那個賤籍出身的唐祖兒吧想不到此子出身卑微,倒有幾分俠義之心,便是一朝富貴也能扶弱濟貧,也是難得。
至此,魏征也算是解開了心中的疑惑,不過卻又添了另一個疑惑看來,這白鹿鄉的農戶能夠這麼早生火,主要還是因為工坊裡有大量免費的木屑供應,可是就魏征所知,白鹿鄉開辦工坊的時間並不長,能產出這麼多的木屑,那工坊的規模得有多大
09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