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第九十五章我們不一樣
魏征感覺自己今天接受的信息量實在有點大,真的需要好好靜一靜了。
胡迭有一句話說得沒錯,這世上的一切,其實都是圍繞著利益而進行的,包括他們儒家和在此之前,幾乎所有的主流學說思想,其核心的宗旨都是在討論社會的利益該如何分配的問題。
拿儒家來說,什麼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說白了,就是把整個天下的利益比作是一張大餅的話,那麼,在儒家的理念中,這張餅就應該是按照每個人的階級身份的不同來劃分的,君王該分多少,臣子該分多少,百姓能得多少,皆有定數,誰也不能多占多拿,同時還要號召大家節儉,號召君王體恤民情,要懂得給百姓施恩,而臣子和百姓也要安守本份,不要有那些非份之想,這樣的話,就會天下太平,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吃得飽,吃得爽,但至少,大多數人都能活下來。
可是胡迭不一樣。
胡迭與其他人的不同,就在於他一開始就不認為這張餅是有限的,或者說,他從來就沒有把這張餅放在眼裡,他那一身的奇學,學的全都是如何創造財富,創造利益,他根本不需要與彆人去爭,當彆人還在為了多分一點餅而機關算儘的時候,他已經像是變戲法一般的變出了一大堆的雞鴨魚肉,山珍海味,然後他還很慷慨的將這些東西分給身邊的人。
魏征完全可以想像得到,如果讓胡迭這麼玩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就沒有誰還會在意桌上的這張餅了,而在此之前,一切圍繞著如何分餅而產生的學說與規則,也都將被徹底的打破,換句話說,這將會是一場天翻地覆的大變,因為新的環境,新的利益,必然得有新的思想和規則才能適應它,這樣的變化,無疑將會觸犯到很多人的利益,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對大唐,對百姓而言,還真的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在想明白這些後,魏征就知道,自己此行前為胡迭準備的那些勸諫全都白費了,因為他的那些勸諫,都是建立在傳統的分配機製和道德框架之下的,可是胡迭的所知所學,分明就是另成一派,兩者不能說誰高誰低,誰對誰錯,但至少可以肯定,擁有獨立的想法和思維邏輯的胡迭,並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服的,這已經不是什麼道德的勸諫,而完全就是兩種不同的學說信念的碰撞。
魏征當然不會這麼輕易的就放棄自己的理念,但回顧在白鹿鄉中所見所聞,他也不可能昧著良心去指責胡迭做的這些都是錯的按照傳統的儒家理念,胡迭要帶領這些貧苦的村民致富,他就必須從自身的節儉做起,儘可能的減輕佃戶的負擔,對那些特彆貧苦的村民,甚至還可以給予一些財物的幫助,讓百姓慢慢的恢複希望,每年能節衣縮食的省下一點節餘,然後生活開始一點一點的改善,而胡迭,也將因此而贏得良善的美名。
可是胡迭顯然不是這樣做的,他不僅沒有節儉,反倒是大興土木,一會兒教百姓炒菜,一會兒又逼著村民養雞,現在更是憑空搞出了一個居德坊的改造工程,攪動得整個長安都徹夜不寧,這要是按儒家的想法,像他這般不恤民力的舉動,早該是民不聊生才對,可偏偏就是在他這般瘋狂的折騰之下,白鹿鄉的百姓們不僅沒有被他給折騰垮,反倒一個個還迅速的富了起來,而更有意思的是百姓的富裕,並不是通過犧牲權貴的利益來實現的,恰恰相反,在這其中,賺得最多的就是他這個大善人。
這就是創造財富的瓜分財富的區彆,魏征不得不去思考這種全新的致富模式若是能夠被推廣應用,那是不是也就意味著能在豪門與百姓之間,找到一條讓雙方都能獲利和接受的共贏之路
至於胡迭所說的海上的那些利益,那實在太玄幻了,魏征雖不認為胡迭是在信口開河,但這些東西對他而言,顯然已經超出了他所能理解和評判的範圍,所以,隻能先放到一邊,暫時不去想它。
聊著聊著,不知不覺也就到了飯點,在胡迭的盛情挽留下,魏征倒也沒有推辭,順理成章的也就留下來共享了這頓午餐。
和魏征所想的不太一樣,胡迭家裡的這頓便飯,還真是字麵意義上的便飯,雖不能說寒酸,但與其他同級彆的豪門勳貴相比,這簡簡單單的幾個家常菜,顯然是配不上其身份和賺錢的能力的,尤其是當他得知,這桌上的幾道葷菜,所用的居然都是豬肉和豬肝內臟之時,就更是驚訝了要知道,在大唐,這豬可是連平常的百姓都不太願意食用的下等肉食,若不是相信胡迭不會以這種方式來羞辱自己,換作是其他人家裡受到這般的待遇,搞不好他就要撫袖而去了。
“白鹿伯生財有道,伯爵的俸祿也不低,想不到日常的衣食竟是這般節儉。”
坐上餐座,見胡迭毫不作偽的向自己介紹這些菜色,魏征倒也灑脫,甚至還好奇的夾了一塊胡迭所說的紅燒肉放入嘴中,出乎意料,不僅沒有半點豬肉的腥騷,竟是相當的美味,甚至比他吃過的牛肉還要令他回味。
“早有耳聞,說白鹿伯的易牙之術乃天下一絕,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就連這腥騷的豬肉都能做得如此美味,這”
說到這裡,魏征表情突然僵住,因為他突然想到大唐百姓之所以不願吃這豬肉,甚至將豬肉稱為賤肉,除了豬本身的形象實在不討人喜歡之外,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豬肉難吃。普通的豬肉吃起來總是帶著一股子腥騷之味,讓人難以下咽,但不可否認的是,相比起牛和羊來,豬的養殖成本卻是要低得多,若是能有一種方法將豬肉也能做成美味,那豈不是說,大唐又將憑添一種既受人歡迎,又相對廉價的肉食來源
已經在這個時空生活了這麼久,胡迭當然知道唐朝人不愛吃豬肉的習慣,事實上當初他下令家仆養豬和在家裡做殺豬宴時,就曾遭遇不小的阻力,不過事實證明,隻要養殖和烹飪的方法正確,豬肉的味道其實是一點也不比牛肉和羊肉差的,同樣也可以做得非常的美味。
見魏征這幅表情,胡迭便猜到了他的想法,笑道“魏公也看出來了這豬肉確實跟一般的豬肉不同,簡單的說,就是這豬是從小就閹過的。世人隻知這豬肉腥騷,卻不知道,要解決這問題其實很簡單,閹掉就行了,而且閹割後的豬仔,會變得很懶,每天除了吃就是睡,養起來既省心,又長肉,再配合不同的烹飪手法,完全可以成為一道道美味。現在,這養豬的方法我已經在白鹿村中開始推廣,村中也辦起了一個小型的養豬廠,相信過不了多久,這沒有腥騷味的豬肉就會成為大唐百姓最主要的肉食來源畢竟這豬肉,比牛羊肉可要便宜多了。”
魏征深吸了一口氣,對胡迭讚道“白鹿伯此舉大善,不過你一人之力,終究有些單薄,何不上奏朝庭,借朝庭之力將這新式的養豬之法推廣天下”
胡迭笑道“這個不急,現在大唐的糧食產量還是有些低,養豬雖然比養牛羊省心,卻也是要消耗一些雜糧的,而且我這養豬廠中也在實驗最佳配比的飼料配方,想找出一種最具性價比的專用豬飼料,等這些有了結果後再去推廣也不遲。”
魏征聞言,點了點頭,也認可這種穩妥的做法,這時,他才將注意力放在了坐在胡迭身旁的那個小女孩身上。
“這位應該就是白鹿伯收養的義妹吧果然有些靈氣,也是個有福的孩子。”
作為長安城裡的大名人,胡迭的那點八卦早就傳得沸沸揚揚,包括他家裡收養了一個乞食的女童的故事,現在都有人編成了段子在長安城裡傳唱,不知有多少無家可歸的窮人孤兒都對這幸運的小女生羨慕不已,這件事,魏征雖然沒有刻意的去關注過,但多少也是聽過一些傳聞的。
胡迭笑了笑,將幾塊連瘦帶肥的紅燒肉夾進女娃的碗中,眼中透出幾分寵溺,說道“真要有福,就不會跟家人分散了我在這裡沒有親人,能碰上她,也是緣份,給她起名叫胡仙兒,就當是自己的妹妹了。”
此時的胡仙兒,早已不是當初那瘦弱的泥猴模樣,一身中性化的運動裝,這是胡迭那間學校特有的校服,小臉蛋養得紅樸樸圓嘟嘟的,很是可愛,而最有趣的便是從一上桌,她的視線就沒離開過那碗裡的紅燒肉,卻始終沒伸過一下筷子,起初魏征還以為這是人家小姑娘矜持,可沒想當胡迭給她把肉夾到碗裡後,小家夥依然還是一副糾結的表情。
“好想吃可是吃了就會長胖,變成大胖子,哥哥就會不喜歡仙兒了。”
“就吃一口好了,嗯,就一口,應該沒問題的。”
“好好吃再吃一口好了,就一小口”
一會兒的功夫,幾塊大肥肉全都進了肚,小丫頭似乎也回過神來,看著沾滿油脂的白米飯,又看了看一臉憋笑的胡迭,眼眶一紅,哇哇哭著就跑出了大廳,把個魏征看得是目瞪口呆。
胡迭尷尬的笑了笑,說道“小丫頭野慣了,家裡也沒什麼規矩,讓魏公見笑了。”
雖說隻是個十歲的孩子,但這樣的行為放在一般的豪門士族,尤其是那些自詡書香門弟的家中,絕對已經稱得上是醜聞了,但魏征作為一個外人,卻是不好說什麼,畢竟從胡迭的神情來看,他就沒把這事當回事。
笑了笑,也隻得說道“一片赤子之心,倒也難得。”
09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