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第一百一十二章活字印刷
一張白紙,被工匠小心翼翼的鋪在刻滿了字的印板上,然後,另一名工匠則用特製的毛刷輕輕的在紙張上刷了一遍,以保證紙張的每一部分都能與下麵的字模緊密相貼,待刷完之後,再由之前那人提著紙張的兩角,輕輕揭開,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卻是瞬間就牽動了作坊內所有人的心。
工匠微微顫抖著雙手,小心的將印滿字的紙張平鋪在一旁早就準備好的木板之上,立刻便有幾名看起來像是士子模樣的人圍了過來,瞪大了眼,仔細的打量著這第一張印出來的報紙。
“字跡飽滿,墨跡均勻,沒有缺漏成了,真的成了”
四十多歲的報社主編張仕友顫聲說道,手指輕撫著報紙,就像是輕撫著一件無價之寶,平日裡拿筆時穩如泰山的手,此時卻抖得像打擺子一般,一句話沒有說完,眼中便已滲出了淚花。
不過,卻沒有人笑話他,因為其他人的表現比他也強不了多少,甚至還要激動。
一直以來,像他們這些寒門仕子,最頭痛的問題就是書籍的價格太貴,不說那些孤本和名家珍藏手抄本,就算是爛大街的經史書冊,價格往往也是普通的百姓家庭很難承擔得起的,這其中,固然有豪門壟斷知識的原因,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書籍印刷生產的成本太貴。
傳統的印刷,得用一整塊的木板雕刻成冊,費時費力不說,像這樣雕刻出來的模板,往往保存的時間周期也是相當有限的,比如模板如果出現乾燥開裂的情況,那麼整塊模板就隻能報廢,一套書的模板若是出現多張損毀,出於成本考慮,那麼其他的模板就同樣也隻能廢棄。
當然,就算雕板印刷有著這樣的不足,理論上,如果商家在模板完好時,能大量印刷的話,同樣也是可以極大的降低書籍印刷的成本的,但可惜的是,因為書籍的銷量有限,沒有哪個商人會為了讀書人的福利而不惜自己貼上大量的成本來屯壓書籍,他們印刷的數量,必然都是根據當前的市場銷量來決定的,就算免不了會有一些積壓的情況出現,其數量和積壓的周期也都會控製在一定程度之內,不可能會對書價造成太大的衝擊。
說白了,沒有哪個商人會做賠本的買賣,何況能做這些生意的書商,多半也都有著豪門世族的背景,他們巴不得這書賣得越貴越好,最好是貴到絕大多數的泥腿杆子都買不起,完全由他們來壟斷知識,在這種情況下,又有誰會去研究如何降低印刷成本,壓低書籍價格的問題呢
張仕友清楚的記得,當年他求學之時,就為了一本普通的春秋,一家人整整是節衣縮食兩年才存夠了錢,可當他拿著這些錢想去買書時,卻發現書的價格又漲了一成,那一日,他的父親帶著他跪在書店外苦苦哀求半日,受儘了冷淚和嘲笑,也沒有換得書店掌櫃的同情,最後還是一位過路的員外老爺看他可憐,替他補上了這一成的書價,才讓他如願將這本書買了回來。
寒門仕子的求學之路,就是如此的艱辛,也正因為知識和書籍太過昴貴,所以不管他們如何的努力,在才學上也始終無法與那些豪門世族的子弟相比,一邊,是從小就可以看著名家的各種注譯孤本來學習,並且還有名師指導,每日裡隻需讀書用功,累了還可以玩玩琴棋書畫來調濟心情,一邊,則是連最基本教材都要節衣縮食才買得起,因為沒有好的老師來講解疑難,碰上不懂的問題就隻能憑自己去琢磨,每日除了讀書,還得為一日三餐的衣食操心,想想都知道這樣的對比下,誰的學問會更好些。
可是從這一刻起,這一切都將變得不一樣了。
活字印刷,不過就是把原來的整板雕刻化整為零,卻一舉解決了雕版印刷最大的成本高昴的問題,隻要有足夠的字庫,一個識字的工匠或是編緝,隻需要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能將整部詩經的印版拚接出來,當印完之後,這些字模也不會報廢,重歸字庫後,它們同樣也可以組合成任何的書籍,這樣一來,印刷一版新書的成本,除了紙張油墨的開銷,就隻剩下工人的那點工資了,可是照這種印刷的方法,一組工人隨便一天就能印出數百冊書籍,他們的那點工錢平攤到這些書裡,又能有多少錢
胡迭當然清楚這些士子的想法,不過,關於印刷書籍的這件事,他其實早就已經打定了主意他的報社,隻會印刷報紙,將來最多也就是把自己寫過的整理成冊進行出版,除此之外,他是絕對不會去碰那些經史書籍的。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不想做出頭鳥,世族在這個時代的力量有多強大,這是明擺著的事情,而且對他而言,就算真要傳播知識和真理,出版的也應該是數理化那些實用的科普書籍,儒家的那些洗腦玩意兒還是算了吧,印這些書,這是嫌大唐的廢物還不夠多嗎
隨著一張張報紙被印刷出來,胡迭一邊觀察著印刷的過程,想著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加快印刷的效率,一邊則不時的察查紙上的油墨,確認油墨曬乾的速度。
翻開最底下的報紙,發現有一些紙張背麵多少也沾染了一些墨跡,胡迭對工匠說道“油墨還是稀了些,乾得太慢。”
工匠為難的答道“要是再濃,墨就化不開了。”
胡迭微微皺眉“這樣的話,那就隻能印刷一麵了,有沒有什麼辦法可想”
工匠想了想,答道“可以把油墨先曬乾,如果用烘烤的辦法來加熱的話,按現在油墨的濃度,一張報紙隻需要十息左右的時間就能烘乾,不過這樣一來,就得多加一道工序,可能還得再加一個工人。”
“這不是問題。”胡迭設想了一下烘烤箱的體積和設計,對著作坊內的空間比劃了一下,說道“可以把烤箱做成傳送帶的形式,讓工人按固定速度搖動手柄,紙線經過傳送帶,從這頭走到那頭,自動經過烘烤,這樣既省事,又能保證每一張報紙都能得到足夠的烘烤時間,運作起來,也不會拖慢印刷的整體效率。”
工匠與胡迭合作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對他的想法理解起來倒也挺快,在領會了胡迭的意思後,也不禁讚道“伯爺果然厲害,這樣的設計可比讓工人一張張去揭紙要好多了。若是讓工人來做,就很難保證每一張紙烘烤的時間都能一樣長,速度也要慢許多,換成這傳送帶,就完全沒有這些問題了。”
正說到這裡,門外突然傳來一陣喧嘩,胡迭回過頭去,還沒來得及詢問,便隻見作坊的大門被用力的推開,一身便服的李二在侍衛的拱衛下,大搖大擺的走了進來。
來得倒是挺快的,還以為他得等到這報紙上市才能醒悟過來呢。
對於李二的到來,胡迭並沒有感到意外,卻是故作無知的迎上前去,慌忙行禮“不知陛下駕到,微臣有失遠迎”
“行了,今天朕是微服到訪,虛禮就免了吧。”李二不耐煩的打斷了胡迭的客套,說罷,又對著跪滿一地的工匠工人們揮了揮手,說道“都平身吧,朕就是過來看看,你們該做什麼還做什麼,不必管朕。”
皇帝開了口,工匠們當然隻能遵從,不過有這麼一尊大神在身邊看著,這些大多數一輩子連縣官都沒見過幾回的工匠和士子卻是怎麼都難以靜下心來了,好在印刷的工作倒也簡單,也沒什麼危險,除了一連印歪了好幾張報紙,倒也沒出什麼大的紕漏。
走到印刷機前,李二好奇的打量著這台印刷機,當看到模板上一個個獨立的字模後,眼睛頓時一亮,揮手阻止了工人的繼續,然後也不顧字模上的油墨,伸手便將一個字模從模板中扣了出來。
看了看手中的字模,又看了看排好的印板,李二若有所悟,卻是怎麼都難以相信,這樣一個困擾了無數人數百年的技術難題,解決的辦法竟是如此簡單。
是的,這也未免太簡單了,明明所有人都知道,不管怎樣精彩的文章,都是由一個個固定的漢字組成的,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將這些字體做成獨立的個體,讓它們可以自由的組合為什麼非要在一整塊木板上雕刻出整篇的文章明明世間都已經有了印章這種單獨字體的印製工具,為什麼就從來沒人想到過,這樣的方法,其實完全是可以用在印刷上的
將字模放回到模板中,李二又拿起一張剛印出來的報紙。雖然墨跡還沒有完全乾透,但整篇的文字卻都清晰可見,與最好的雕版印刷相比,兩者在質量上並沒有明顯的區彆,最多,也就是這報紙或許是為了節省成本,所用的紙張和油墨都沒有選用最好的,但即便如此,這印刷出來的效果,也依然是令人驚豔的。
“就這麼簡單”
看著胡迭,李二依然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
胡迭恭敬答道“如果陛下問的是這活字印刷術的話,確實如陛下所見,並不複雜,不過這技術也還有很多有待改進的地方,臣原本是打算等技術再成熟一些,再稟報陛下的,沒想到陛下會來得這麼快”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後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