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第一百一十八章李二的心思
李二死死的盯著胡迭,他怎麼都無法相信,這個困擾著自己多年,或者說,曾困擾過中原王朝很多年的問題,其真實的答案竟是如此簡單。
突然想起,胡迭曾說過,在他原本生活原國度裡,像他這般專門研究科學的人才,是連國家的統治者都要尊重的存在,而且每當有涉及到技術的重大國策需要決定之時,往往都要征求這些人的意見,在此之前他一直都覺得這多半有些誇張,但現在,李二卻是真的信了這吐番,可不就是關係著大唐的國策戰略嗎
很多人都以為,大唐的強敵是突厥,眼光再深遠一些的,倒是能看出突厥的國力與大唐其實完全不在一個層麵上,隻要大唐騰出手來,覆滅突厥就隻是一個時間和代價的問題,所以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大唐的強敵,則是高麗。
要說這個判斷,倒也不能說不對,因為在李二的心目中,高麗的確是一個必須要征服的強大對手,這個國家雖然比不上大唐這般強大,但它的實力也是絕不容小視的,關鍵它跟大唐一樣,同樣也是農耕之國,這就意味著它的戰爭潛力和國家民族的內部凝聚力,是要遠遠高於那些遊牧民族的,若非如此,當年的楊廣也不至於會因為三征高麗而耗儘了國力,導致國內民怨沸騰,雖然三征高麗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也不乏當時的一些門閥在國內拖後腿,但高麗本身能在數十萬大軍,甚至是楊廣率軍親征的情況下堅持下來,這本身也是很說明問題的。
可是,在李二的心目中,高麗充其量也就是一個比較強大的對手而已,他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戰勝這個敵人的,在他的心中,能真正稱得上是大唐的心腹之患,同時又讓他沒有把握能夠戰勝的敵人,其實隻有一個,那就是現在很多人都還沒有注意到的吐番。
要說吐番的國力,倒也不是很高,而且這個國家也不像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時刻都在威脅著中原的安全,他們雖然也經常會有一些下山劫掠之舉,但整體而言,至少目前來說,威脅和已經造成的危害都不是太大的。
但是,這個國家有一樣,卻是其他所有國家都比不上的,那就是他們特有的地理優勢。
在此之前,大唐和之前的中原王朝也不是沒有跟吐番的軍隊交過手,憑心而論,吐番軍隊的戰鬥力雖然不差,但其實也強不到哪兒去,至少還沒有強大到會讓大唐的軍隊感到畏懼的地步,可是,一旦他們進攻受阻,這些吐番人就會退回到他們的高原,這時,若唐軍趁勝追擊,又或者是主動進攻,想要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問題,往往就會碰上一個比口土番軍隊麻煩得多的對手,那就是高原的詛咒,或者說瘟疫。
正如胡迭所說,生活在平原上的人,一旦上了高原,立刻就會變得頭昏腦漲,手腳發軟,嚴重些的,就連行動能力都會失去,完全成為一個廢人,關鍵是這種病症就算是最好的醫生也是束手無策,他們甚至都找不出病症的原因,加上高原上一些所謂的詛咒傳說,使得很多人都相信這真的是一種妖術或詛咒,而且還是無解的那種。
在冷兵器時代,這種高原反應對一支部隊的戰鬥力的影響,絕對稱得上是致命的,你完全可以想像,當一支百戰的精銳之師突然之間,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士卒都手腳發軟,走幾步路都會喘得難受,甚至嚴重到連兵器都揮舞不起來時,其戰鬥力還能剩下多少,而更要命的是,因為找不到病發的原因,也沒有辦法防止和醫治,出現這樣大規模的疫情,必然會導致軍心大亂,一旦敵軍這時發起反擊,這些手腳發軟的士卒怕是連逃命的力氣都沒有,分分鐘就是團滅的結局。
如果隻是單純的國力強大,那倒還相對簡單,大不了奮起直追就是,可麵對這種隻能由他來打你,你卻無法跑過去打他的對手,這就相當的惡心了。眼下,吐番本身還不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其內部勢力林立,彼此征伐不休,對大唐的危害還沒有體現出來,但根據李二所掌握的情報,這種情況恐怕也是持續不了多久的,因為吐番已經出現了一個強大的英雄,名為鬆讚乾布,其文韜武略皆稱得上是當世之英雄,假以時日,若真讓其統一了吐番,將吐番打造成一個統一的王國,那它必然就會成為中原大唐的心腹大患,而這點,在此之前,即便是李二,對此也是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來解決的。
可是,這個困擾著他的大難題,這個足以稱得上是吐番最大的戰略武器的秘密,在胡迭的眼裡,竟然隻是一個如此簡單的常識,它的原理,甚至直接就寫在這本小小的物理課本上
李二發現,他似乎還是有些輕視了胡迭這一身奇學的價值和作用,誰能想到,一個氣壓的學問,竟能引申出這麼多內容,甚至連吐番的高原詛咒這種戰略級彆的秘密都包含在其中
想到這裡,李二看了看左右,心中不禁暗歎這胡迭什麼都好,就是太實誠,問他什麼就答什麼,也不想想,這樣的問題和答案,豈是隨便什麼場合都能說的這大殿之中雖沒有外人,但內侍和宮女並沒有清場,誰敢保證他們聽了這些秘密,將來就不會說出去
似乎是看出了他的想法,一旁的長孫突然插言說道“陛下,現在天色已晚,白鹿伯畢竟是外臣,留在宮中多有不便,有什麼事情,不妨改日再談吧。”
李二點了點頭,這一天的驚喜實在太多了,既有失望,又有收獲,他也確實需要好好靜一靜,理一理這紛亂的思緒,至於說有關於吐番的問題,眼下顯然不是討論這件事的合適時機,而且針對吐番,必然會是一個長期的國策,這也是不必急於一時的。
胡迭口乾舌燥的講了半天,現在終於能夠解脫,自然是千恩萬謝,在內侍的護送下離去後,大殿裡,李承乾卻又向李二與長孫拱手行禮,再一次舊事重提。
“父皇,母後,胡先生所學之道,雖不提聖人之言,行的卻是聖賢之道,於國於民皆有大用,兒臣也甚是喜歡,還望父皇母後能夠恩準,讓先生來擔任兒臣的太傅,教導兒臣。”
李二微微皺眉,雖然沒有答應,但就在剛剛那一瞬間,竟然還真的出現了動搖他算是看出來了,這科學一道,對於世間萬物的了解實在是太過深奧,而且此道博大精深,不像儒家多作空談,卻是最講究學以致用,像胡迭那般,學得多了,世間好像就沒有什麼事情是難得倒他一般,高明是大唐的太子,若是也能有這樣一身學問,將來不僅能夠繼承自己的基業,想來就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是有可能的吧
可惜,這太子太傅的任命,並不隻是給太子挑選一個老師那麼簡單,要知道,太子可是大唐帝國未來的繼承人,這就意味著,挑選什麼樣的人給他當老師,往往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帝國未來國策的走向。為什麼自漢以來,曆朝曆代的太子太傅都會由當世之大儒擔任這不僅是因為他們的學問好,資曆高,更重要的,也是代表著國朝尊儒的國策既然帝國未來的繼承人,從小就是接受儒家的教育長大的,那麼他長大之後,自然也就不會改變對儒家的態度。
當然,如果僅僅隻是這個原因,那李二在見識了科學的力量之後,還真不一定就會對儒家死抱著不放對他這種憑實力登上皇位的君王而言,儒家不過就是一件工具,如果胡迭的科學真能證明它的作用比儒家更大,對大唐更有利,那麼自漢以來獨尊儒術的國策,也未必就不能變一變,可問題是,就算這科學再怎麼強大,它現在的力量和影響也實在太微弱了,整個天下懂得這門學問的也就胡迭一個,李二就算有心要重用科學,科學一係中,也沒有足夠的人手來撐起這個門麵。
要知道,太子太傅的職責可不單單隻是教導太子知識那麼簡單,他同樣也承擔著輔佐太子建立起自己的人才班底的重任。挑選那些大儒的好處就在於此,他們每一個都是資曆深厚,門生故交遍天下,有這層關係在,太子很容易就能聚集起一幫誌同道合的精乾手下,形成自己的基礎班底。在擔任太子的時候,這些人才會幫助太子一起熟悉和處理政務,了解這個帝國運作的種種規則,當太子繼位,這些人就會成為他最忠實和可靠的骨乾,從而迅速的完成權力的交接。從這點來看,胡迭顯然就不具備成為太傅的可能,彆的不說,他那套學問,全天下也就他自己明白,真讓他做了太子太傅,到時他能給太子推薦什麼人才總不能是那些村民的娃娃和他那個賤籍的弟子吧
“這件事,還需從長計議,你且下去吧。”
“是,兒臣告退。”
看著李承乾退下去的身影,李二心中竟是不免有了幾分惋惜科學一道,確實於大唐有莫大的用處,可惜,懂得這門學問的人,實在太少了,那胡迭雖在辦學,卻隻是小打小鬨,似乎並沒有什麼傳道之心,不然,他還真不介意在背後推上一把,若是真能為大唐培養出一大批懂得這些實用之學的人才,天下間,試問還有誰能阻擋大唐的鐵騎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後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