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第一百四十二章梁祝的威力
一個人的才學能力,當然不是僅憑一兩個問題就能試探出來的,但無論是李二還是房玄齡,又或者長孫無忌,他們卻從來都沒有懷疑過胡迭這些學生的基礎才學,所以,李二剛才所問,實際上就是在考驗他們的眼界和胸襟。
一個人的基礎知識決定了他能力的下限,但眼界和胸襟,卻決定著他的上限。
胡迭一身奇學聞名天下,除了被世人視為機關製造的物理化學,他最出名的就是數學能力,雖然這點在外界並不怎麼彰顯,但對於朝堂高層的人而言,卻並不是什麼秘密,其親自編寫的小學數學課本,其內容之深奧,就連當世公認的算數大師都為之驚歎,用這些教材教出來的學生,就算詩詞歌賦一竅不通,光憑其數學能力,相信都足以在任何一個衙門裡當一管賬先生或小吏了。
當然,嚴格來說,胡迭教出的這些學生,是嚴重偏科的按照這個時代的標準,這些學生娃娃連四書五經碰都沒碰過,甚至都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書人,但李二和房玄齡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他們豈會不明白這其中的玄妙
常人之所以要讀遍古書,是為了從書中學會那些道理,是為了拓展他們的眼界見識,但一個人的能力,尤其是他當官辦事的能力,決不是光看他讀過哪些書,會背哪些經典就能看出來的,亂世之中,不知有多少草莽出身的英雄人物,幾乎是大字不識一個,照樣能攪動天下風雲,草原上那些蠻夷也不讀書,一樣能攪得中原大地千百年來寢食難安,所以說,有很多知識和道理,其實並不一定要讀書才能明白的,像他們這些世族,許多的知識,包括那為官的訣竅,做事的分寸,其實都是一輩輩口口相傳,並沒有什麼書籍記載,而是全靠長輩們言傳身教的。
李二很欣慰在看到魏征的密奏時,他還真有些擔心胡迭隻是把這些學生當成夥計幫工來調教,根本沒有教會他們真本領,可現在看來,這些學子們的眼界思維,幾乎是堪比那些世族出身的子弟了彆看這問題簡單,但一般剛從書本裡走出的寒門士子,是絕對沒有這般見識的,他們的回答多半都隻會是忠君報國,輕徭薄賦的那一套,哪會想到因地製宜的去發展當地經濟
更為難得的是,一般的讀書人,往往都眼高手低,喜好高談闊論,而不源沉下心來去解決那些具體的事務,你詢問他們國策大事,他們個個都能講出一大堆的大道理,神彩飛揚,但將具體的疑難事務交給他們之時,卻多半都會抓瞎,而這種習氣,越是寒門出身的士子,偏生又越是明顯,反倒是那些世族的精英,因為有長輩們的調教,更懂得如何做事做人。
可是胡迭的這些學生,顯然就沒有這方麵的毛病僅僅隻是為了解決一個生意上的問題,他們便能毫無心理障礙的來到這煙花市井之地,而且在這樣的環境下,還能用心思考,將那樣的難題給想出辦法來解決,能有這般沉穩定力之人,便是朝堂之上也是不多的,而這樣的人才,往往也是用得最順手的。
關鍵是這些學生的年紀都還相當的小,除了那唐祖兒,其他的看起來都沒有超過十五歲,這般年紀,便有這樣的見識和才華,若是給他們合適的土壤,他們的成長空間幾乎就是無限的,如果朝堂之上能多出這樣一批沒有世族背景的寒門骨乾,那對於李二打壓世族勢力,鞏固皇權的國策,無疑是極為有利的。
所以,李二陛下很開心,至於怎麼收割這批人才在他看來,這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個問題。
胡迭或許存了幾分私心,又或者是真的打心眼裡看不上儒家,所以從來就沒有教過這些學子們儒家的那一套東西,等於也就是絕了他們的科舉之路,但他卻忘了,在這個時代,要想當官,可不止是有科舉這一條路,事實上,楊廣發明的科舉,在李二手上雖然也有繼承,但在這年頭,當官最主要的途徑還是舉薦換句話說,就是隻要皇帝願意,便是一個販夫走卒,也能出將入相。
有了好心情,君臣一行遊玩起來就越發的舒暢了。
過了美食街,來到紅燈區,以李二他們的身份,自然是不會去那些舞廳青樓之類的場所的,一路走走看看,也沒有多作停留,突然發現前方人聲鼎沸,派了內侍過去一看,才知道是這坊中的戲院晚場將要開演,眼下無數人被堵在門外,卻是一票難求。
戲院
李二有些疑惑要說唱戲,倒也確實挺受人歡迎的,這也是教坊司的主營業務,但受追捧成這樣,卻是有些誇張了吧莫不是胡迭花重金請來了什麼大腕坐鎮才引得市民這般景從
一旁的房玄齡卻是說道“犬子說過,說安國公曾私下排練了一部戲曲,與我們平常所見之歌舞伎藝多有不同,其唱腔優美,詞曲通俗,而且一部戲便是一個完整的故事,配以各種精致的布景,能讓人身臨其境一般,很是迷人,他曾看過一次排演,回來後是念念不忘,想來,這戲院裡放的便是這種戲曲吧”
李二也是個愛熱鬨的,聞言越發激起了興趣,笑道“既是這樣,那我等也正好看看眼界,看看這戲曲有何玄妙之處了。”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自然不會反對,至於說票難買的問題這對其他人來說,確實是個麻煩,但李二他們是什麼身份都不用親自出馬,派了個內侍過去,沒多大功夫,戲院的管事人便恭恭敬敬的將他們帶到了一處包間。
整個戲院采用的是後世那種影院式的設計,整個大廳滿滿當當,真正是座無虛席,這當然不會影響到李二他們的包間,見正戲還沒有開始,李二好奇的看了一下戲牌,發現戲劇的名字叫做梁祝,卻是不解其意。
房玄齡見多識廣,想了想,遲疑道“聽這曲牌名稱,像是兩個人的姓氏,莫不是改編的東晉梁家子與祝氏女的傳說”
李二一聽,便來了興致,問道“哦玄齡知道這故事說來聽聽。”
想了想,房玄齡答道“這個故事過得太久,具體是否確有其事,已經無法考查,隻是傳聞,曾有祝氏之女,女扮男裝到書院求學,與一梁姓子弟日久生情,但後來因家世原因,終落得慘淡收場,令人惋惜。”
正說著,戲院裡燈光突然一暗,差點嚇壞了李二的侍衛,一番虛驚之下,發現四周並沒有出現什麼動亂,才意識到這是戲院刻意所為,而此時,舞台上,在炫麗的燈光映照下,幕布也緩緩拉開,一陣悅耳動聽的歌聲頓時傳遍大廳,令整個大廳為之一靜。
越劇,在後世的中國,被視為是僅次於國粹京劇的第二大戲種,其梁祝更是傳唱百年,經久不衰,如此經典,要征服這從來還沒有欣賞過真正戲曲藝術的唐人,自然是小菜一碟。
唐朝當然也有曲藝,但這些曲藝,卻都還停留在相當初級的階段,大致上就是用一場舞蹈或歌舞音樂來表現某種場景,真正意義上的戲曲,是要在宋朝以後才會慢慢出現的,而越劇這種經曆了千年歲月沉甸的藝術,突然出現在這個時代,無疑就像是一顆藝術界的原子彈,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抵禦它的魅力。
唯一的問題,就是這越劇作為一個地方戲種,多少總是帶有一些地方口音,並不是所有人都聽得懂,但是,胡迭卻很貼心的給這些唱詞還打上了同步的字幕,這一創舉,直接就把這唯一的不足也給彌補了。
草橋結拜,同窗三載,十裡相送,隨著一段段經典的唱詞響起,那含情默默的祝英台不知牽動了多少台下大唐才俊的心,隻恨不得以身相替,去取代那個呆頭鵝一般的梁山伯,好成就這一番姻緣;但回過頭,卻又禁不住想為這對戀人祈禱,祈求上蒼能讓他們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故事進入了低潮,在現實的壓力下,梁山伯不得不含淚寫下絕命書,與英台斷絕情緣,提筆無語,最終,所有想說的話,卻隻能化為噴出的鮮血染於信上,這一幕,就連李二看得都是眼皮直跳,心中戚戚作為世族子弟的一員,他當然清楚,這樣的悲劇,在世族和寒門之間,千百年來,其實就從未斷絕過,以前不覺得有什麼,可現在這般看來,卻發現這些規矩,竟是如此的可恨。
山伯病逝,英台也隻能無奈嫁人,看到這裡,台下早已是泣聲罵聲一片,幾乎就快要掩過那台上的唱腔,可是,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個故事將會以哭墳為悲劇的收場時,一幕化蝶,卻如神來之筆,將整個故事的格調拔高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看著台上那對璧人兒穿著特製的蝴蝶彩裝翩翩起舞,回想著自己剛才那情緒的起伏,李二不得不承認,胡迭弄出的這個戲曲,還真是不一般,看了這戲之後,再想想自己以前觀看的那些歌舞,簡直就形同嚼蠟了。
台下,場中數百名觀眾還在如癡如狂,此情此影看在眼中,李二也終於有些明白,那三天時間十萬貫的收益,是怎麼來的了。
長孫無忌突然開口,輕聲讚道“陛下,這戲排得好啊,以臣看,此戲要大大宣揚才是。”
李二心中一動,問道“哦無忌莫不是有什麼想法”
長孫無忌輕聲答道“陛下不是一直想要打破世族不與寒門通婚的陋習嗎以臣看,這部梁祝,便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李二目光微微一凝,想了想,輕聲說道“不急,此事回去後再議。”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後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