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宦官領軍_諸天之霸體傳說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55章 宦官領軍(1 / 1)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魏燃說著,將自己寫的一份開發吐穀渾鐵礦和養馬場的計劃書拿了出來,交給程氏。

程氏接過,卻並沒有立刻打開來看,“定國的生意頭腦,一點不亞於為娘。你擬定的計劃,基本沒有不賺錢的。娘回頭便交給族裡,安排更多資源協助你完成想做的事情。”

李承業此時撫須說道“定國啊,看來你是真想把廓州跟河州,當成私人之地發展啊。”

魏燃放下酒杯,重重點頭道“如今皇帝,貪玩好色,終日聲色犬馬,鬥雞走狗,昏君之象。再加上仰仗宦官主管朝政,打壓賢良,遲早得出大事孩兒必須為李家留一條後路,哪怕割據一方,再所不惜”

魏燃知曉養父李承業極度忠於大唐,絕對做不出割據之事,因此坦言自己的事情之後,便打算等著李承業一番斥責喝罵。

但等了半天,李承業卻一聲未坑,隻靜靜的看著魏燃,以至於餐桌上的氣氛都沉悶下來。

魏燃從李承業的臉上看不到任何情緒,平淡得毫無煙火氣。

片刻之後,他才開口問道“定國,你對大唐可還有忠心”

魏燃卻是說道“忠於社稷和百姓,非為一家一姓。”

李承業歎了口氣,“你的誌向,深合孟子之道。”

然後抬手阻止魏燃對儒家思想的反駁,繼續說道“為父亦知當今天子是什麼人,不過先帝於為父有知遇之恩。

即便他此前算計我們李家,卻並沒有真正鏟除我們李家之意,無非是帝王心術罷了。為父要報答先帝恩情,隻能以殘生護佑這李唐皇室,不被他人傾覆。此非愚忠,而乃恩義也。”

魏燃對此無話可說,他身為晚輩,自然無法理解父輩那一代發生過的事情。

李承業從基層軍官做起,若無人超擢提拔,年紀輕輕要升到後麵那般武人極致的地位,在體製內基本不太可能。這也許就是他所說的知遇之恩。

“不過定國你沒有為父這身報償恩義的包袱,隻要你不做那傾覆大唐社稷的事,為父絕不會阻止你將來在邊地要行之事。”

“孩兒謹承父命,有生之年,即便割據一方,亦隻為自保,絕不傾覆李唐江山可若是李唐皇室要動我李家,孩兒即便舍去性命,也必然頑抗到底”

李承業苦笑,他還能說什麼呢總不能人家要來滅族了,他還讓全家跟著一起引頸就戮吧。

魏燃在家中待了五日,出了共享天倫之樂,順便接觸了李承業推薦的幾個謀士。

這些人儘是寒門出身,曾於李承業帳下做過事。才能都是不缺,甚至強於許多門閥世家的子弟,但人品心性都有問題。

尤其是寒門子弟共有的一個難以改變的大毛病,那就是容易貪腐受賄。稍不留意,公款便會被他們以各種理由貪墨揮霍。

至於為什麼儘推薦一些這等貨色給魏燃,而不是推薦那些才能人品具佳之人那是因為此等人才,若是寒門出身,人品持正的,早被李承業推薦入京當官,自成事業。

若是門閥世家出身,亦不會委身魏燃這麼一個被朝廷通緝的欽犯。當然,最主要的是,魏燃的實力還不足以吸引這些人賭上自家前途跟隨創業。

現在跟隨魏燃的這些謀士,有一個共同點,那就都是屢次三番科舉不第,對通過科舉仕途當官已經絕望。又不甘心一身本事荒廢民間,所以才願意跟隨魏燃去邊地冒險,尋找機會。

唐朝的科舉不比宋明,不管宋明武功如何,至少在科舉一項,絕對可稱公平,是能夠鯉魚躍龍門的製度,

但唐朝的科舉,首先是不糊名的,拋開舞弊一項不說。考生在考試前,若能通過種種手段揚名出去,讓自己提前在考官麵前獲得深刻印象,那麼中第的希望無疑要大得多。

所以要麼像李白、王維、白居易這種才高八鬥的大詩人,能以詩文名動京師,科舉自然不成問題。要麼出身世家大族,有足夠資源提前打通關節,一樣也能在科考上獲得成功。

而私鹽販子家庭出生的黃巢,寒門的身份無力支持他打通這麼多關節,又沒有那些才華橫溢的大詩人一般的滿腹經綸,因此也隻有做一手滿城儘帶黃金甲來發泄心中不忿。

所以唐朝的科舉對所謂世家門閥打擊根本不大,而且由於科舉製度的緣故,通過科舉上台的寒門子弟,大多都不是擅長治政的人才。

隻有那些門閥世家子弟,從小有過治理方麵的培養,再加資源充沛,反而容易得到重用。

所以隋唐科舉的出現,根本沒有動搖世家門閥的利益。真正摧毀世家門閥製度的,卻是唐末的黃巢起義、軍閥混戰、朱溫滅唐,等一係列暴亂。

五日後,邊地事物繁雜,他不得不動身回返廓州。便帶上了李劍星,李懷夢兄妹,再加六名長得就有些歪瓜裂棗,賊眉鼠眼的謀士。

到了廓州後,魏燃的根據地就開始正式修煉內功。依托絲綢之路的商貿,大力開展工商業。

化胡為漢,廣納那些已經習慣耕種定居的羌人和黨項人,再加上一部分胡化的漢人,分配農具耕牛種子,鼓勵開荒,登記造冊,廣增人口。

開礦養馬,以礦煉鋼,以鋼強軍。廣開馬場,自給自足,多餘戰馬亦可遠銷關中中原,大發其財。

發展間諜,離間吐蕃諸部,加深諸部對雲丹結那都一部的仇恨。

以高原之上的黨項人為向導間諜,以戰練兵,遊弋青海,甚至遠入高原。擄掠人口物資,反向打草穀。

順便借程家商會為媒介,將勢力逐步往洮州,渭州等地影響,吸引當地人才豪傑加入。

魏燃這邊的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的時候,朝廷那邊又發生了大事。

張振率領四萬左神策軍前往武牢關,與河西節度使一路強征民夫充軍而擴充到七萬的軍隊相持不下。

張振對徐州之戰的失敗猶有餘悸,因此沒有聽軍中作戰經驗更加豐富的鮮於元車的話,趁著左神策軍剛拿一筆開拔費,士氣正盛時,對敵進行雷霆一擊。

而是聚兵關內,堅守不出,徒耗士氣。

結果兩軍相持一月,張振想趁著敵軍糧草耗儘,準備撤軍時,對其發動攻擊。

想法其實沒錯,但他不懂布置間諜查探消息,不知盧龍節度使早已與河東節度使暗通款曲。

朔方節度使悄然支送糧草支援,再加盧龍軍劫掠鄉野,糧草儲備非常充足。

而盧龍節度使亦通過張振坐擁精銳軍隊,卻不敢出城一戰的情況,看穿了張振的計策。

便將計就計,每日裡減少造飯的鍋釜數量,讓在城頭觀察的哨兵誤以為盧龍軍開始缺糧。

再然後領軍連夜退城十裡之外,做出隨時準備離去的姿態,直到遇見左神策軍出城偵察的斥候方才警惕停下。

張振便真誤以為盧龍軍缺糧,再次不顧鮮於元車勸阻,強行出兵。,,,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我隻想簡單種個地,卻被萬人追捧 公路求生:我靠擺爛成為榜一 同村的喪彪成了滅世反派 [娛樂圈]今天社死了嗎 重生團寵:成了頂級權貴的白月光 這個導演睚眥必報 七零:替嫁糙漢後,我在京都搞科研 陰陽解夢人 水滸外傳之西門大官人 鬥羅V:自創魂環!我一人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