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好多人啊!”
總司將雙手搭在眉骨上,平放的兩隻手掌支成一頂小棚,興致勃勃地眺望眼前的密集人流。
隻見“天然理心流宗家傳位儀式”的現場上,人聲鼎沸,一片熙熙攘攘。
明明是劍術流派的傳位儀式,可是到場人員,既有腰佩雙刀的武士,又有皮膚黝黑、衣裝樸素的農人。
側耳傾聽——多摩方言響成一片,較之起來,江戶口音倒顯得單薄了。
“來了好多多摩人啊……”
跟總司並肩行走的青登呢喃道。
“那是當然。”
總司雙手叉腰,以自豪的口吻說道:
“多摩人可是咱們天然理心流的老夥伴啊!他們怎可能會缺席呢?”
青登聞言,啞然失笑。
“嗯,那倒也是啊。誰都有可能不來今日的傳位儀式,唯獨多摩人不可能缺席。”
天然理心流跟多摩有著極深的緣分。
多摩位於武藏國,此地乃幕府天領,即受征夷大將軍直接管轄的土地,和幕府的聯係很深。
這事兒還得從八王子千人同心開始說起。
八王子千人同心——戰國時代末期,日本仍姓豐臣時,在豐臣秀吉的要求下,被迫轉封關東的德川家康,為確保日後爭奪天下的兵源,也為了防備豐臣氏的侵攻,在連接京畿和關東的要隘……即武藏國八王子地區,布置了一支鄉士軍團。
他們半農半兵,乾著農民的活兒,身份卻是武士,農忙時務農,農閒時練武,隨時準備接受幕府的軍事征召。
這支駐屯在八王子地區的鄉士軍團,便被稱為“八王子千人同心”。
雖然冠有“千人”之名,但這並不是指它的兵力總數共有1000人。
其中的“千人”隻是一個虛稱,經過二百五十多年的發展,其兵力總數早就不止一千人了。
受八王子千人同心的影響,以多摩人為代表的武藏百姓們的自衛、習武意識很強,並且普遍有著極高的榮譽感,為自己是幕府天領的居民而深感自豪。
天然理心流跟多摩的緣分,早在流祖近藤內藏助仍在世時就開啟了。
天然理心流的不拘泥於形勢,沒有任何花裡胡哨的招數,注重實戰的樸素風格,深合多摩農家的口胃。
於是乎,近藤內藏助在開創了天然理心流之後,便一邊在江戶兩國的藥研堀開辦道場,一邊奔赴多摩地方傳授技藝,從而確保了門生子弟。
二代目掌門人近藤三助出生於多摩郡戶吹村,他於當地建設道場,使得天然理心流開始以多摩地方為中心向外擴展。
到了近藤周助掌權、繼任為三代目掌門人的時期,他將流派的發展中心轉至江戶,開設了試衛館。
經過前麵兩代的耕耘,天然理心流已在多摩的土地上紮根。
在多摩的鄉村中,天然理心流的道場開得遍地都是。
有個名叫佐藤彥五郎的村長兼富農,他在自家村子裡開設了一間專門麵向本村村民的天然理心流道場。
而這位佐藤彥五郎的小舅子,就是土方歲三——這座由其姐夫開設的鄉村道場,就是他和天然理心流結下不解之緣,邂逅近藤勇、總司、青登等人的起點。
儘管近藤周助在江戶開設了新的道場,但他並未對一直以來鼎力支持天然理心流的多摩鄉親們心生嫌棄。
他繼續發揚了前兩代掌門人的優良傳統,時不時地就親身前往多摩授課——也正是在此過程中,他認識並相中了近藤勇。
到了而今……天然理心流跟多摩的緣分更深了,宗家的四代目掌門人直接就是多摩的農人!
不誇張的說——天然理心流就是多摩的名片、多摩的驕傲、多摩的國民武術。
隻要理解了天然理心流跟多摩之間的密不可分的關係,就不難明白為什麼此時此地會有那麼多的多摩人,也不難明白為什麼在場的多摩人個個都笑容燦爛、興高采烈。
畢竟,從祖輩起,他們就一直親眼注視著天然理心流的發展,親眼見證著這棵當初無比脆弱的“小幼苗”,一點一點地生長成當今的這副蔚然成觀的模樣。
青登和總司大步走向擺於“會場入口處”的一張小桌。
隻見小桌後麵端正著一名身姿頎長、皮膚白皙、麵容清秀的青年。
青年注意到二人正朝他這邊走來後,立即遞上友善的微笑。
“橘君,衝田君,早上好。”
吐字清晰、充滿磁性的溫柔嗓音——連青登這樣的直得不行的大直男,在聽了之後都不禁感到如沐春風。
隨著跟這名青年相處益久,青登愈發深刻地體會到此人為何能夠成為“大媽殺手”了。
總司:“山南先生,辛苦你了!”
這名青年,正是青登的老朋友——山南敬助。
在今年年初,也就是文久二年(1862)的春節剛過去沒多久,山南敬助就從小千葉劍館移籍至試衛館,成為試衛館的食客兼學徒。
對於山南敬助的此番驚奇之舉,眾人……包括跟其很熟的青登,皆百思不得其解。
雖然在青登所帶來的名氣加持下,試衛館近年來的發展勢頭確實是很迅猛,但論名氣、綜合實力,依舊遠遠不及小千葉劍館。
畢竟,後者可是北辰一刀流的分家、僅屈居“三大道場”之下的龐然大物,底蘊無比深厚,可不是試衛館這樣的“暴發戶”能夠隨便超越的。
而且,按理來說,劍術高超、早就獲得北辰一刀流的免許皆傳的山南敬助,似乎也沒有再繼續留在道場裡研究鑽研劍技的必要了。
“敬助,你為什麼要來試衛館啊?”——某一天,青登十分直白地這般詢問山南敬助。
是時,對方一邊露出溫和的微笑,一邊如此回答道:
“我很喜歡試衛館的氣氛,而且……橘君,我覺得你很了不起,我的直覺告訴我:隻要緊跟在你身邊,就一定能學到很多的東西。所以,我就決定加入試衛館了。”
雖然他的這番回答有些gaygay的,令當時聽完這席話的青登不禁打了個哆嗦,但總而言之,隨著山南敬助的加入,試衛館多得了一員傑出乾將,羨煞其他同行。
因為江戶時代沒有科舉製,所以刻苦讀書並不能換來功名利祿。
除非家底殷實,或者被不缺錢的大人物“包養”,否則讀書人的唯一出路就是當老師、開私塾。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武士也好,平民也罷,都更喜習武,不愛鑽研學問。
山南敬助就是在這個時代裡十分少見的、允文允武的全才。
他既有小野一刀流的免許皆傳,又有北辰一刀流的免許皆傳,而且他的北辰一刀流還是師從大劍豪·千葉定吉。
遍觀試衛館上下,能夠穩勝山南敬助的,也就隻有青登、近藤周助、近藤勇、總司、土方歲山、永倉新八、齋藤一這寥寥7人。其餘人皆不是這位看上去人畜無害的青年的對手。
除了武力強大之外,他的文化造詣也極高。
儒學、漢學、國學、水戶學……所有的傳統學問,他皆信手拈來。
他的學術水平之高,令不少的專業學者都甘拜下風。
出於此故,除了年長的近藤周助、跟他是老相識的青登,以及性格一向很拽的土方歲三之外,試衛館內的其餘人皆稱其為“山南先生”。
因為山南敬助的劍術水平、文化造詣實在太高,所以他拜入試衛館門下之後,在修習天然理心流的同時,也兼任館內的劍術老師與學術老師。
有空閒的時候,他就教授新人一些所有的劍術流派都通用的基礎知識,比如:劍術構式的擺法、收刀拔刀的技巧。
此外,他還開設了教授文化知識的“掃盲班”,試衛館的所有門人都能自由參加。
參加他的“掃盲班”的人,包括永倉新八和原田左之助。
這哥倆非常尊敬學識淵博的山南敬助,也有意讀書、充實自己,所以在得知山南敬助開設了“掃盲班”後,二人於第一時間報名參加。
這哥倆非常尊敬學識淵博的山南敬助,也有意讀書、充實自己,所以在得知山南敬助開設了“掃盲班”後,二人於第一時間報名參加。